【好大夫在线】机器人手术:手术室里的3D科幻大片
电影《普罗米修斯》里,女科学家怀上异形胚胎,之后通过机器人手术自助将其取出……机器人手术,这是科幻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场景。但如今,这已成为现实。
前段时间,华南地区首台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正式投入使用。医生只需要坐在操控台前,将手指放入“指套”,“站”在手术台旁边的机器人就会根据医生的指令进行手术操作。医生从3D眼镜里望进去,仿佛置身患者体内。一部3D科幻大片就此在手术室内上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姚书忠教授是中山一院组织的第一批到香港中文大学亚洲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培训中心进行学习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认证的主刀医生之一。
到目前为止,中山一院已开展了30多例胃肠、肝、胆胰、泌尿方面的手术,姚书忠教授自己就做了4例,主要应用于妇科肿瘤方面,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脱垂等。
更逼真、更精细、更安全
问及3D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区别时,姚书忠教授表示,机器人手术用机械手代替了人手操作。与普通腹腔镜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3D立体感更加逼真。
3D机器人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在于比普通腹腔镜更加放大的基础上,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使手术者“身临其境”,可以在各种脏器之间查找有病变的部位,再进行精确的切除及重建,最大限度地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比如在妇科手术中,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细小的盆腔神经与血管及韧带,更便于手术中保护和分离。
其次,操作更精细,减少误伤。
在精确性方面,手术视野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倍以上,能为主刀医生呈现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极细小的血管也能一目了然,同时手术器械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操作,滤除不必要的颤动,超越了人手的精确度。
在灵活性上,机器人有7个可旋转540°的手术器械,即使在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也能精准操作,超越了人手的局限性,不用开腹,就能直达盆底深部,切除相关病灶。
在安全性方面,机器人有实时监控系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杜绝误操作的发生,同时避免了主刀医生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可减少手术医生的感染(如乙肝、艾滋病等)风险。
再次,机器人手术解放了医生。
手术机器人提高了主刀医生的舒适度,主刀医生只需要坐在操作区进行操作即可,避免了长期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可以更好地完成一些复杂、疑难、耗时长的手术。
腹腔镜能做的手术,机器人都能做
那么相对以往的腹腔镜手术而言,机器人手术的适应症会不会更加严格呢?
姚书忠教授表示,只要腹腔镜能做的手术,机器人腹腔镜都能够做,包括子宫广泛切除等,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一般来说,不能耐受的人很少,但是否适合机器人手术,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费用,在原腹腔镜基础上多加3万左右
机器人手术的费用又是如何的呢?
相对于原来的腹腔镜手术而言,机器人手术采用的技术更为先进,费用自然也会贵一些。
姚书忠教授表示,目前的收费还没有最后定价。大约需要在原腹腔镜费用的基础上再多3万元左右,对患者有一定的经济要求。这也是目前一些患者对机器人手术“望而止步”的原因之一。
没做过腹腔镜的医生,也能很快掌握并实施
据了解,机器人手术用机械手代替人手,图像也是实时的三维立体图像,使得手术者更容易适应镜下操作,完成相应的手术步骤,因此既往有开腹手术经验的医生更容易掌握。对外科医生的要求更加简化了,有人担心这是否会降低医生的门槛。
对此,姚书忠教授并不认同。他认为,确切的说,应该是机器人手术降低了医生用使用腹腔镜的门槛。
机器人手术是一个真实的3D图像的再现,图像逼真,使医生学习腔镜技术的学习曲线缩短,可以比较快地掌握相关手术,即使没有普通腹腔镜的手术经验,也能够很快掌握并实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医生的要求就降低了,开展机器人手术前,医生仍然需要接受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认证。(通讯员:彭福祥)
原文:http://www.haodf.com/thesis/3109045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