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推动医疗服务跨代升级”主题大会在中山一院召开

2020-11-12
    11月10日,“人工智能推动医疗服务跨代升级”主题大会在中山一院召开,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致欢迎辞,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Arnold Milstein、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李飞飞、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尧、“数字中国”联合会发起者之一、“未来论坛”创始理事、第一任主席丁健和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卢宇彤等知名大咖围绕人工智能与医疗做主题分享。
    医院党委书记骆腾等院领导出席大会,会议由副院长匡铭主持,各临床科室相关人员参加。

 
 
▲肖海鹏常务副校长/院长为大会致辞

 

    肖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百年老院,中山一院一直以来通过开展医学素质教育和医学创新研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突破医学边界,与全球多家顶级机构建立合作网络,推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前沿交流,助力患者健康福祉和医学事业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在患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慢性疾病管理、医疗实践中的决策等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医院在建院110周年之际举办系列活动,主办“人工智能推动医疗服务跨代升级”主题大会,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的思维碰撞和实践探讨,将有助于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领域应用的深化。

    接下来,医院将抢抓机遇,以中山大学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国家医学大数据中心等先进平台为依托,促进临床实践、创新研究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推动医院在医疗服务、创新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匡铭副院长主持会议

    与会嘉宾分别通过视频连线和现场报告的方式与观众分享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趋势,分析人工智能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利弊,部分嘉宾透露人工智能将为健康医疗服务带来一个崭新的面貌。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Albert Haque为论文第一作者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Albert Haque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智能医院创导者之一Arnold Milstein,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李飞飞通过视频连线向现场观众介绍医疗保健领域的“环境智能”话题,探讨如何创建AI病房系统,助力医疗发展,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
▲沈祖尧院士作 challenges of using AI  in Medicine 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尧在报告中提到,医生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和法律责任是在医疗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挑战因素,倡导通过优化算法提升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科技的信任度。
 

▲丁健先生讲述智能医疗新生态的优点

    “数字中国”联合会发起者之一、“未来论坛”创始理事、第一任主席丁健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将催生下一代智能产业生态,建构智能医疗产业生态会带来医管模式的改变,促进信息系统重构,甚至解决我国目前医疗资源高度不平衡的问题。

 

▲于君教授从AI、肠道微生态和疾病三大方面进行细致讲解
 
▲卢宇彤教授剖析了超算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王海波主任介绍分布式数据共享的过程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中山一院精准医学研究院荣誉院长于君介绍了AI在肠道微生态和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它能有效描述大而复杂的数据量,在节省金钱和时间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成果;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卢宇彤提出超算将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健康创新发展;中山一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人体组织器官移植与医疗大数据中心主任王海波也认为人工智能驱动了国家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和共享网络的建立。
 
▲陈晖先生从数据平台、智能预警系统和组织管理体系介绍CCRRS的总体架构

    最后,医疗信息技术专家陈晖进行了《抢在呼吸/心脏骤停前8小时》主题讲演,描述了中山一院正在建设的智能化辅助CCRRS体系能提供危急重症患者分级诊疗服务、实现 “无人值守”监护,保障医疗安全,从而极大提高中山一院危急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新闻中心 院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