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建|外科十三支部:延续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化

2019-07-11
    6月5日,中山一院外科十三支部全体党员前往参观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詹天佑故居、探访习近平总书记2018广州足迹——永庆坊等地,缅怀爱国才子旷世奇情、感受旧城微改造、古建筑形态街区和传统西关文化。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朴的青砖、趟栊门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詹天佑是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先驱、举世闻名的铁路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1905年他主持修筑了完全由中国人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2004年,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十二甫詹天佑故居,同时建立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展示伟人的风采,并激励后人努力奋进,谱写振兴中华的新篇章。
    在纪念馆的旁边,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学,一个绿色小花园将故居和学校连接在一起,花园内建有微型的“人”字铁路和“八达岭长城”,这是对“中国铁路之父”的伟大杰作——京张铁路的纪念。
    参观完詹天佑故居,党员们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内为岭南园林风格建筑,青瓦白墙,有假山花木掩映其中,高低错落。回廊月门穿插于内,花格小窗移步换景。
    正中心的戏台在假山之中临水而立,旁有玻璃幕造成颇具现代感的瀑布,观众在水池的另一边观赏,颇得流水山石之雅致,整体布局精巧又不失大气,环境非常优美,尽显粤韵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随后,党员们又参观了永庆坊。永庆坊有着浓郁的岭南风情和西关文化特色,是广州现存历史悠久、不同年代建筑形态最丰富的街区,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一站。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党员们在参观永庆坊时也深深体会了岭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西关风采。这里有古老的铅字印刷文化、粤剧文化和各种精致的民间工艺品,还有武林泰斗李小龙的祖居。传承和创新在这里碰撞出多彩的火花。永庆坊的微改造更新方式,使这个文化沉淀深厚的老街区呈现出“老树新芽”式的勃勃生机,唤起我们心中无限的文化自信感。
    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古厝》作序时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目前,党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传统传承与保护,让党员们在参观永庆坊时感受到了璀璨和深厚的中华文明磅礴力量。
    参观最后,党员们来到沙基路瞻仰了“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纪念碑,重温了94年前“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洗礼。

    此外,每个党员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了“有感而拍”活动,接下来,支部将举办此次活动的专题摄影作品展,既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又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外科十三支部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