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建 | 影像超声五支部:技术帮扶助边坝同仁,远程会诊惠藏区人民

2020-07-27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山一院持续派遣专家进驻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人民医院,帮助该院创建二乙医院。6月28日,医院又一批国家医疗队带着院领导的嘱托和期望,历经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奔赴边坝开展医疗帮扶。边坝县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队员们克服高原反应,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中山一院国家医疗队在边坝县人民医院门口合影


    本次派出的医疗队队长、影像超声五支部书记、超声医学科副主任郑艳玲教授进驻边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被任命为科主任,负责超声科室的改进。郑艳玲同志到岗后,充分运用中山一院丰富的专家资源和自身积累的管理经验,指导完成各项创建任务,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当地超声诊疗水平,让当地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短短十天之内,郑艳玲教授已经在边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开展了一项新的检查项目——新生儿头颅超声检查,并准确为该名新生儿排除了颅内出血,给临床诊治提供了影像学的证据。针对日常诊疗工作中遇到的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郑艳玲也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邀请医院本部相关专家进行一系列的实时会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郑艳玲教授还及时对边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力求为医院培养临床和理论双达标的超声医生。


▲郑艳玲教授正在指导做头颅超声,并邀请周路遥教授远程会诊


    这是边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第一例头颅超声,患儿在产道窒息,抢救十几分钟后,临床医生为进一步明确脑内情况提出头颅检查的需求。患儿脑实质呈缺血缺氧性改变,根据超声表现排除了脑内出血的可能,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了依据。


▲郑艳玲教授正在指导检查脾周脓肿患者


    一位48岁的患者,3个月前因腹痛来就诊,当时未能准确给出正确诊断,以为是胃内容物。此次在郑教授的详细询问下,得知患者在修建房屋时曾有摔伤病史,无明显发热,左上腹隐痛,怀疑“脾脏破裂出血可能”,一周后脾脏周围液区内气体增加,怀疑脓肿形成,郑教授决定行超声引导下诊断性穿刺抽液。



    郑艳玲教授和耳鼻喉科高文翔医生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诊断性穿刺抽液,抽出脓液约50ml,最终明确了诊断。这也是边坝县人民医院首次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由于条件有限,患者未能置管引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把这项技术开展起来,造福更多的患者。


▲姚凤娟教授和刘艳秋医生在为一例先心患儿进行远程会诊


    这是一个2岁的小女孩,腹痛、咳嗽,听诊有心脏杂音,临床怀疑先心病。邀请超声医学科心脏专家姚凤娟教授和刘艳秋医生会诊,在两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扫查心脏各个切面图,最终诊断为心脏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


▲郑菊医生远程会诊指导诊断一例胎心早搏患者


    这是一例怀孕晚期的准妈妈,在做脐动脉检查时,发现胎儿心率不齐,担心胎儿的心脏发育问题。遂邀请超声医学科妇产超声专家郑菊医生进行会诊,郑菊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告诉大家这是胎心早搏,在临床比较常见,可以随访复查。


▲谢晓燕教授远程指导会诊一例囊性肾癌


    一位53岁的男性,因右侧腰痛来做检查,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肾实质中部囊实性混合回声包块,血供稀少,可疑囊性肾癌。邀请超声医学科主任谢晓燕教授会诊,谢教授肯定了这个诊断,建议行超声造影检查。虽然郑艳玲教授此次支援边坝带来了超声造影剂,但是由于机器设备不支持,未能开展这项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边坝县人民新院区的搬迁、设备的改进,在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下,一定会有更多新技术的开展。

    带着医院的殷切期望,医疗队全力以赴帮助边坝县人民医院完成创二乙工作,影像超声五支部也在为提高当地超声诊断水平而努力着。我们相信,有大后方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医疗队的同事们和各方力量携手,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影像超声五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