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建 | 内科七支部:漫漫援疆路 浓浓援疆情
2021年2月1日晚,内科七支部预备党员苏畅同志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援疆任务载誉归来,支部李娟书记及党员代表前往机场迎接。
2020年3月,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苏畅同志从南粤出发远赴新疆喀什,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携手当地干部职工,真情付出,耕耘不辍,发挥自身优势,尽职履责,积极将先进的血液科临床经验运用到援疆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当地的血液诊疗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业务技术过硬,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援疆期间,苏畅同志常常披星戴月地工作,协助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喀地一院”)徐丽主任申请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血液病研究所喀什分所,与科室骨干一起制定学科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实施细则,为推动血液内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为科内人员制定了系统的理论培训计划,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知识、临床诊疗和最新技术等方方面面内容。由于自身技术过硬,她也受到当地群众和患者尊敬,被大家称为妙手施仁术的血液病“克星”。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且安全的技术,但因多方面条件限制,喀地一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多年来一直未能成功开展。苏畅同志来到喀什后,积极指导当地医护人员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建设层流病房、筛选适合移植的病人等,借助中山一院大后方的强大实力,多次请内科七支部书记李娟教授指导关键技术问题。2020年11月3日,两地还通过线上召开“粤喀情深交流会”,李娟教授作了《ASCT在新诊断适合移植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专题讲座,全面介绍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帮助喀地一院血液科推进这项工作,为下一步开展干细胞移植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苏畅同志说:“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我最想留在喀什的技术之一,但因层流病房未建设完成,后续一系列手续也还未走完,所以现在暂时还无法实施,感觉有些遗憾。但离开不意味着结束,我会一直尽我所能,为喀地一院成功开展干细胞移植技术献一份绵薄之力。”为了继续支持喀什地区的血液科工作,苏畅同志还积极着手落实聘请李娟书记成为喀地一院客座教授的相关工作,希望将血液科建设一直延续下去,进一步推进当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争取尽早实现零的突破。
迎难而上,在疫情防控中逆行
2020年是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斗争的一年。苏畅同志在各个层面积极参与喀什的疫情防控工作发挥自身所长,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喀什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组工作,并制定了科室内的疫情防控制度,通过科学合理地收治病人、完善陪护管理、杜绝探视、监督戴好口罩、减少人员流动等措施,坚持做好疫情防控,从无一丝懈怠。她与其他专家共同制定新冠危重患者治疗方案、作为医院判研小组专家随时参加线下线上会诊、组织科内医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保证疫情期间患者治疗不受影响……苏畅活跃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一名援疆医生的担当与作为。(内科七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