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佛山市民给广州医护来信:“佛山市民深深感动,谢谢你们!”

2021-06-06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报道  “你们来佛山禅城支援抗疫工作已有四天了。酷暑、暴晒、狂风、暴雨……你们勇于担当重任,冲锋在前,坚守在抗疫一线,通宵作战,实在令佛山市民深深感动,谢谢你们……”这是一封来自佛山普通市民的感谢信。

原来,5月28日下午,广东省支援佛山市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队500人集结完毕,奔赴佛山市祖庙街道和南庄镇等地,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连日来,医疗队员们的辛勤付出,佛山市民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感动不已,今年64岁的佛山居民陈伯,便深有感触,接受核酸采样后,写下了这封感谢信。信中对医务人员在疫情关键时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深情、温暖的话语感动了抗疫医务人员……




“他们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钉在岗位上”

疫情发生后,陈伯与老伴一同去家附近的核酸检测点排队进行核酸采样,但由于之前人手不够,需要检测的队伍太长了,上了年纪的他们经不起几个小时的排队等候,来到现场后不得不又原路返回了。

5月28日晚开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派出107名医务人员、8名核酸检测人员以及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支援佛山抗疫。队伍到来后迅速评估社区核酸采样操作环境,制定最优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核酸采样的工作效率。市民排队时间从3小时减少到2小时,从2小时减少到1小时,甚至更短……

得知中山一院医疗队支援且排队时间大幅缩短的消息,陈伯与老伴又再次来到核酸采样点,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核酸采样。

“医务人员裹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烈日酷暑下马不停蹄地工作,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钉在岗位上!”陈伯说,在现场,连日来见证了医务人员即使经历酷暑、风雨,也毫不动摇的奉献精神,非常感动。


“自己的女儿也是医务人员深知他们的不易”

说起写感谢信的初衷,陈伯说,看着这些年轻人的面孔,禁不住也想起了同样是医务人员的女儿,在疫情面前,他们不辞辛苦,奋战一线,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于是,6月2日,在医疗队返回广州后,陈伯提起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这封感谢信,“你们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坚守在抗疫一线,通宵作战,实在令佛山市民深深感动,谢谢你们!”

记者了解到,陈伯的女儿陈怡丽副主任技师,在中山一院医学检验科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怡丽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新冠核酸检测队伍,经过科里严格培训后,于去年7月-9月参与到新冠核酸检测的前线工作。


今年5月底,广州疫情发生,陈怡丽副主任技师同样在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新冠核酸检测预备队伍,参与到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夜班加强班中。在微信里,年迈的父母叮嘱她一定要好好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她说:“我将继续坚守岗位,与病毒赛跑,与疫情对抗。如有召,召必应,战必胜!”

在佛山6天完成1.5万人次的检测量

记者了解到,5月29日中午,中山一院医学工程部朱庆棠教授和医学检验科陈培松副主任技师率先出发,到达佛山岭南体育馆进行现场勘探和布局。29日晚22时,中山一院移动方舱新冠核酸实验室到达佛山,并立即进行安装投入使用,8名检测人员随队前往佛山支援。他们通宵达旦进行调试和预实验,当晚第一批预实验的结果出来时已是凌晨4点。

在佛山期间,医学检验科陈培松副主任技师担任检测队队长,他带领全体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疫精神,实现就地取样,就地检测,共完成3000管标本,1.5万人次的检测量,有效加快了当地的核酸检测和筛查工作。在结束任务回院前,8名核酸检测人员在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甲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记录下这6天来的抗疫心路历程。“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广佛一家,守望相助”,“无敌中山医,我们一定赢”。

6月3日,中山一院驻守在佛山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的8名核酸检测人员顺利完成检测任务,平安归来。

报道链接:https://www.xkb.com.cn/article_653523

报道时间: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