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中山一院首批60名队员已赴广州越秀各社区支援

2021-06-02

5月30日上午,应广州市越秀区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迅速组建60人核酸采样医疗服务队支援越秀区核酸检测。5月29日,中山一院移动方舱新冠核酸实验室在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日均检测样本数量达3000人次。

今天出发的核酸采样“特战队”,是继40名医务人员支援广州荔湾区、两批101名医务人员支援佛山禅城区后,中山一院第四批派出的医疗队伍。截至今天下午两点,他们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集结完毕立即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赴16个检测点,投入到居民核酸采样的工作中。

在医疗队出发前,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已配备齐全相关医疗、日常用品等物资,为医疗队冲锋在前提供坚实保障。

队员们到达社区后,立刻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上午检测情况,讨论下午如何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目前已投入采样工作。据了解,队员们仅用两分钟,便吃完了午餐,补充血糖后马上上岗。

5月29日,中山一院移动方舱新冠核酸实验室运往佛山安装,医学工程部主任、2020年支援武汉医疗总队朱庆棠队长赴现场指挥调运安装,经过几个小时的安装调试,核酸实验室于当晚投入使用。

据悉,舱内配置有2台96孔全自动核酸提取仪,2台96孔实时荧光定量PCR仪,2台16通道便携式快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1台生物安全柜,每天检测样本数量达3000人次。目前,医院检验科以陈培松博士为队长的8名检测人员轮班入舱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就地取样,就地检测,最快四十分钟完成检测。

据介绍,移动方舱新冠核酸实验室由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采用集装箱制作,占地面积小,约50平方米,运输方便,安装快,机动性强。其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设计有独立的分区:清洁内走廊、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分析区、消毒灭菌室。各区域间符合防护、隔离消杀、流程规范等要求,实验室气流、人流、物流符合单流向的规定和国家生物安全要求。

5月29日上午10时,中山一院支援佛山医疗队第一小组9名队员到达佛山上沙街心公园核酸采集点,在分配好物资后立即开始进行现场核酸采集工作。

据司徒妙琼护长介绍,核酸采集现场为户外环境,设施简陋,体感温度高,老人儿童较多,市民无遮阳避雨设施,存在中暑淋雨风险。此外,现场信息采集点少,手工登记检测信息速度较慢,影响了核酸采集的效率。

为了保证市民安全及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医疗队与当地负责人沟通后要求增加雨棚,并增加信息采集位点及工作人员数量。11时45分,一个牢固结实的大雨棚安装搭建起来了,信息采集位点由6个增加至8个,现场工作人员采取预分流方式,有序指引市民排队等候,登记速度及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工作期间,天气骤变,大雨磅礴,医疗队员冒着狂风暴雨继续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岗位不懈战斗,下午15时30分,第一小组与医院另外的医疗队员交接,圆满完成采样任务,5小时共完成核酸检测2365例次。据悉,由5月28日晚至5月29日,中山一院医疗队共完成采样29965份。(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报道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acea363191c34a72815ebf00b8ad20d7

报道时间: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