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一男子长12公斤肿瘤大如怀胎!医生用“漂浮体位”手术切除
“患病是不幸的,但我们遇到了这么仁心仁术、医技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大夫,我们全家万分感谢。”手术后,患者小周家属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完成了一例切除12公斤的超大骨盆肿瘤手术,该肿瘤也是中山一院骨肿瘤科切除过最大的肿瘤之一。如此大的肿瘤,究竟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听信偏方,53岁男子肿瘤大如怀胎
53岁的小周来自广西玉林。3年前他无意间发现髂部肿物,但听信民间偏方外敷内服草药治疗,并未及时就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上的肿物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
手术前图片
后来,小周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随着肿瘤已经越长越大,小周肚子看上去如同“怀胎十月”。同时,他的腰骶部神经受到压迫,夜晚经常痛得难以入眠。
小周和家属抱着“拼一拼”的心态,来到了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该院骨肿瘤科邹昌业主任医师接诊小周后,判断小周的肿瘤为低度恶性软骨肉瘤,转移风险相对较低,手术切除后治愈的机会比较高。这让小周和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
手术前影像检查图片
虽然肿瘤的转移风险较低,但是这例手术仍然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小周的肿瘤很大,骨盆软骨肉瘤已侵占了半个多腹腔,肝肾、肠道、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均受到压迫。内脏、血管和肉瘤紧紧相连,切除时稍有不慎,患者将大量出血。
术前,骨肿瘤科沈靖南主任和邹昌业积极联合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和输血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MDT讨论,从手术体位摆放、手术方案、并发症的预防等制定了详细方案。
10余小时手术成功切除肿瘤
6月8日,小周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医护团队在麻醉后先经输尿管逆行插管。由于肿瘤巨大,部分肿瘤浸润至皮下筋膜层,而且肿瘤质硬,操作空间较小。肿瘤与血管紧紧相连,手术团队先分离保护髂外血管。
为了使手术更易操作,全程手术都采用了“漂浮体位”,固定住小周的上半身,下半身随着手术需要进行翻转。
过大的肿瘤已经压迫到脏器,为便于切除,手术团队凿断耻骨、坐骨支,切开骶髂关节,使肿瘤能够移动。随后,在包膜外分离肿瘤周围,同时将与腹膜黏连紧密的部分肿瘤一起切除。
整台手术历经10多个小时,过程较为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后影像检查图片
切除肿瘤后,胃肠外科吴晖副教授协助探查腹腔及修补腹膜,接着进行半骨盆假体重建,保留小周右侧肢体及功能。在康复后,小周的右肢可以同正常人一般生活。目前,小周恢复情况良好,近期可出院。
邹昌业提醒,软骨肉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他建议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手术越早,并发症越少,术后恢复也越快,复发率也越低,效果也越好。同时不要轻信“土医”、民间偏方,要到正规的医院及时看病,以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记者】朱晓枫
【实习生】陈迪安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时间: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