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取肾植肾一个切口,中山一院创新术式成功“拆弹”

2021-07-29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梁嘉韵 彭福祥)前段时间,因体检查出肾上长了个动脉瘤的许先生陷入了两难之地,如果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肾脏就保不住;如果置之不理,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大出血休克。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科邱江教授团队首创经腹膜后腹腔镜切肾、同侧半月线切口取肾的手术方式,不仅保住了刘先生的肾脏,还大大减少手术创伤。

 

“不定时炸弹”累及5条肾脏分支动脉

前段时间,许先生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肾上长了个动脉瘤。该动脉瘤长的位置有些特殊,在肾动脉分叉的地方,累及到了5条肾脏分支动脉。

确诊后,许先生到中山一院血管外科诊治,医生建议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可刘先生一想到这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引起大出血,便夜不能寐,血压也更加不稳定,长此以往,不仅动脉瘤破裂风险变高,还会影响对侧肾脏功能减退。如果用传统的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至少会损失三分之二的肾功能,这意味肾脏就保不住了。

就在刘先生陷入两难之地时,中山一院肾移植科邱江教授为他提供了一线生机。据邱江教授介绍,通过自体肾移植的手术方式,将肾脏取下来,在离体状态下切除动脉瘤,重建肾血管,再移植回体内,只要手术成功就有保住肾脏功能的希望。

体检发现一肾动脉瘤。通讯员供图

三大手术难点移植团队一一攻破

然而由于许先生动脉瘤的特殊情况,三大手术难点摆在移植团队面前。“患者动脉瘤累及到了5条肾脏分支动脉,每个分支都负责肾脏一个区域的供血,只要任何一个分支不能保留,肾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再则,5条肾脏分支动脉直径都在1-2毫米,重建操作难度很大;此外,传统开刀手术,取肾需要一个切口,植肾也需要一个切口,对患者身体会带来很大影响。”邱江教授说道。

 

手术团队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重建肾动脉瘤实体模型。通讯员供图

为了减少手术创伤,中山一院肾移植团队决定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方式联合下腹半月线切口取出肾脏,同时利用患者自体的髂内动脉在体外修复肾动脉,然后再经同一切口将肾脏植入体内,传统开刀手术所需的30厘米两个切口,变为7厘米一个切口,在达到手术效果的同时,也能极大地减少手术创伤。手术团队还利用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重建了肾动脉瘤实体模型,精准设计手术方案,将风险降至最低。手术当天,肾移植团队进行了肾脏和自体髂内动脉段切取、离体动脉瘤切除、五支肾动脉分支重建、自体肾移植四个步骤,历时7个小时完成手术。

 

手术进行中。通讯员供图

中山一院肾移植科李军副教授表示,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一天,患者便可以下床活动,第三天摆脱降压药,血压完全恢复正常,术后七天伤口愈合出院,仅在下腹留下一个手术伤口。术后彩超和肾功能提示,患者自体移植肾脏功能完全恢复。

 

首创新术式同一切口取肾和植肾

据悉,经腹膜后腹腔镜切肾、同侧半月线切口取肾是中山一院肾移植科邱江教授团队首创的取肾方式,这一创新成果已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上发表。相较于传统取肾方式,新术式完全避免了腹部肌肉神经损伤,符合微创原则,另外,通过同一切口可以完成取肾和植肾两个大手术,无需经过腹腔,避免了叠加损伤。

 

图左为其他患者传统手术开刀切口;图右为许先生新术式开刀切口。通讯员供图

中山一院肾移植团队吴成林副教授介绍,该手术方式应用于自体肾移植的适应症十分广泛,包括输尿管损伤如脱套伤、狭窄、坏死、缺如、闭锁,肾血管病变如动脉瘤、狭窄等,还适用于肿瘤过大而无法保留肾脏的肾肿瘤等。对于儿童双肾多发的肾母细胞瘤,也能保留一部分正常的肾脏功能。

 

报道链接:http://wap.xxsb.com/content/2021-07/26/content_157389.html

报道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