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七个案例进入“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终评环节
8月27日,中山一院七个案例在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2021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复评中脱颖而出,进入终评环节。据了解,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评选是国家卫健委直属单位主办的行业领域内权威性最高、质量度最优、影响力最大的品牌活动。
2019、2020年,中山一院共有九个案例通过了终评获得医院媒体工作、医疗质量安全、运营管理等主题的“典型案例”,收录在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现代医院管理培训案例库中,向全国推广。本年度参评案例八个,历经线上打分初评、线上ppt汇报复评两轮激烈角逐,中山一院在医院战略、人力资源、学科建设、后勤、护理、药事管理及智慧医院建设七个主题均有案例进入终评,其中三个案例排名位列前三。
▲党委骆腾书记赛前指导提升案例内涵
进入终评的7个案例陈述
1.医院战略案例——打造援外医疗“中国名片”:创新援外医疗新模式,搭建医疗外交彩虹桥
针对援外医疗工作面临工作规划模糊、风险迭起、资源匮乏、队伍单薄的情势,中山一院以援外医疗实践为例,创新援外医疗新模式,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为核心,立足生命至上。医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制度化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援外医疗模式等一系列举措,打破援外医疗困境,促进医院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医风范,强化医疗外交软实力,提升国际医疗话语权和影响力。
▲ “医院战略管理”主题案例复评线上汇报
2.人力资源案例——高校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培育及引进体系建设
医院在高层次人才培育及引进体系的建设实践过程中,针对人才队伍的特征,为医疗、科研、护理、管理等不同系列的人员设置不同的培育体系。兼顾人才发展梯队层次的需要,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阶段设置相匹配的培育项目,逐步形成了多系列、广覆盖、多层次、贯穿医院人才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全链条、全事业周期较为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将医院重点打造成高层次人才培育中心。同时,延揽高层次尖端人才,建立健全保障支撑体系,加快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3.学科建设——五阶段递进项目推广,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医院围绕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构建“五阶段递进项目推广孵化模式”,包括遴选项目、专家指导、项目展示、孵化推广和辐射引领,将优秀项目推出医院,走向国内外比赛平台。其中获奖项目再行筛选,投入区域资源、与区域卫健局推广项目相关的创新医疗模式,重点培育孵化国家战略型学科项目,实施四步走品牌策略,提升了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成果覆盖国内100多家机构,创建学科高质量发展标杆。
▲“学科建设管理”主题案例复评线上汇报
4.护理管理——基于敏感指标的质量测量,打造高质量高水平骨科护理
近三年,护理团队研制了10项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使得制度、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了品管圈、创新项目等系列改进,使专科护理精准化,加快了患者康复,节约了社会资源,打造了高质量高水平的骨科护理。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37%,专科护理并发症降低为0。同时取得了专利、研究、获奖等系列成果,促进了骨科护理的发展与进步。
5.药事管理——多维度合理用药管理,精细化提升药事管理质量
为促进合理用药、降低不合理用药所致的医药费用过高,专设合理用药管理小组,以优化药品结构与促进合理使用为两大抓手,实施“事前-事中-事后” 全链条用药管理。包括用药结构调整及预算管理、药师审核及责任包干制、点评及12分驾照管理,并创新开展六维处方点评模式。各项药事管理指标明显提升,实现科学管控药费不合理增长。该管理模式已辐射全省,经验交流走向全国。
6.智慧医院——基于 i-SERVQUAL 管理工具的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实践
医院在建设互联网医院过程中,不断引入创新技术,突破基础功能界限,同时,在管理层面精准发力,着重引导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七组关键技术、六项核心举措、五维评价模型,建立具有互联网医院特色的i-SERVQUAL质量管理工具,打造互联网医院质量管理新思路,不断改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服务质量体验,向建设高质量互联网医院目标迈进。
7.后勤管理——医用气体系统规范建设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
医院在“十三五”期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医用气体系统规范化建设,率先将医用气体系统建设的相关规范标准与建筑设计相融合,推进建设改造、设施设备和信息管控“三维一体”,建立了多项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并配备优良的设施和专业的应急维保队伍、信息化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气体供应品质及不间断供气,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实施后医院实现节能减耗及近5年全院医用气体系统 “零感染”、“零事故”良好局面,有力支撑医院临床学科特别是危重症救治学科的发展。
(质量管理评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