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举行建院111周年庆祝活动
11月11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与社会各界人士一道共同庆祝建院111周年。中山一院创建于1910年,作为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医院”之一, 111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立院为公,家国情怀、红色基因深植于血脉,书写了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壮丽篇章。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上午十时三十分,中山一院建院111周年庆祝活动在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永航,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黄常开等致辞。大会由医院党委骆腾书记主持。
▲各界人士共同庆祝中山一院建院111周年
▲中山一院举行建院111周年庆祝活动
中山一院老院长柯麟先生之子、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原副主任、前驻阿根廷大使、第六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柯小刚先生,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原局长、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媒体界、对口单位、医疗同行的领导,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老教授、老同志、职工代表等出席大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永航讲话
郭永航副省长指出,111年来,中山一院扎根南粤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打造了医学技术和人才高地,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希望医院继续当好护卫人民健康的“顶梁柱”、健康广东建设的“领头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勇于改革创新,积极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路径、提供经验,为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致辞
罗俊校长在致辞中说,中山一院作为中大医科龙头医院,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已成为医、教、研、管高质量发展、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更是挺在了最前线,展现了出中大人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发展阶段,期盼医院继续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推动医教研管理各项工作不断走上新台阶,助推中大医科迈向全国顶尖、世界一流。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致欢迎辞
肖海鹏院长深情回顾了中山一院111年的奋斗历程,中山医心怀“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挺身而出,尽显“无敌中山医”英雄本色。111年的奋斗、创造、奉献,成就了如今中山一院的底色、中山一院的底气、中山一院的底蕴、中山一院的风格、中山一院的气派。迈入新征程,医院将矢志把人民对健康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往无前。
▲大会由医院党委骆腾书记主持
骆腾书记说,“111年,是一条跨越百年的医学长河,是一条学无止境的医学之路,是一座不断攀登的医学高峰”。如今昂首迈进新时代,中山一院将在建设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宁光院士、黄常开社长高度评价了中山一院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对医院迈入新百年征程表达了良好祝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致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长黄常开致辞
院庆前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对医院建院111周年作出批示,澳门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崔世安发来贺信,希望医院继续传承发展“公医”初衷,坚守中山医训,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钟南山院士、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知名高校负责人,医疗卫生行业代表等纷纷通过视频向医院表达祝福。
▲张宗久常务副院长宣读马晓伟主任贺信
▲中山一院副院长匡铭宣读崔世安先生贺信
▲医学生合唱团合唱《中山医之歌》、中山大学校歌
百年公医,百十芳华
中山一院创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1925年,中山一院并入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之精神赓续不绝。如今,中山一院已是一家海内外知名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入选首批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之一)、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形成多院区协同发展的办院格局。
▲广东公医学堂
▲1910年,中山一院前身广东公医院在广州长堤奠基
▲1918年,广东公医院从长堤迁到百子岗新址,更名为广东新公医院,即如今的中山医学院所在地
111年来,中山一院书写了数不清的“第一”记录。世界首例人造骨、世界首台体外反搏装置、世界首例百分百烧伤病人抢救成功、世界首例“无缺血”移植、国内首例“断足再植”、国内首例带血管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手术以及被誉为中国医学史新里程碑的“中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
▲1964年黄承达、邝公道、黎秉衡成功为广州黄埔港务局船队工人施行世界首例“断腿再植”手术
▲1987年,世界首例100%烧伤面积病人抢救成功,成为当年全国十大新闻之一
▲2021年,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
这里孕育了伟人孙中山、红色医生柯麟等一大批医学家、教育家,全国医科56位一级教授有8位在中山医行医执教。名医名家,毓仁作圣,声教诣于四海,涌现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国好医生、全国十大“最美医生”、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医德医风、师德师风卓著的医学家、教育家。
▲2018 年,中山一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1年,管向东同志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成守珍主任护理师(前排右二)荣获第 48 届南丁格尔奖章。2021年9月2日,国家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王岐山为中国获奖者颁奖
国家有召唤,中山一必有应。从基层乡村到西藏新疆,再到非洲、太平洋岛国、加勒比海地区,从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到抗击新冠……中山一院人铁肩担道义,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在国家需要之时不顾自身安危,以医者之名,为民拼命,赢病疫之战。
▲1975年,医院医疗队于马拉博医院为赤道几内亚患儿做腹部手术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山一院医疗队员徒步赶赴映秀镇,是最早挺进映秀镇的医疗队之一
▲2003年非典肆虐,中山一院医务人员“绝不漏掉一个非典病人,也绝不让一个医护人员倒下”,五个月里接诊、收治非典患者(含疑似病例)164人,500多人参与“专医专护”非典患者工作
▲2020年2月7日,131名医疗队员奔赴湖北武汉参加抗疫,为武汉保卫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新时期,中山一院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为抓手,提出了“非常6+1”的战略构想,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疑难重症诊治、医学先进科技创新、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设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模式体制与机制创新、党建与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守护人民健康继续不懈奋斗!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