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省级青年文明号开放周系列活动
2021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省级青年文明号开展了以“创青年文明,建一流服务,谱写呼吸新篇章”为主题的青年文明号开放周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青年文明号”引领作用,展现职业青年昂扬的精神面貌、敬业的服务精神、优秀的职业素养、一流的工作业绩。
组织实地观摩,学习先进典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青年文明号副号长段妍妍、胡国香组织包括了医生、护士、患者、陪工在内的十余人参加了实地观摩活动,段妍妍副号长为大家介绍了青年文明号的组织构架和服务内涵,讲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青年号手们临危受命,不惧艰难困阻奔赴武汉、东莞、塞尔维亚等地抗疫的事迹。观摩结束后,号手们对青年文明号的建设有了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引领时代新风,努力进取,争当时代新青年。
医护人员亮明身份,主动服务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时刻佩戴口罩,有患者反映医护人员辨识度下降,难以记住自己的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反馈情况,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迅速作出反应,提出在每个病房设立责任护士服务栏并配上照片,主动亮明责任护士身份;青年文明号号手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此基础上亮明青年号手身份,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和服务患者,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联系,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诊暖人心
11月17日,在“世界慢阻肺日/国际肺癌关注月”来临之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办了“世界慢阻肺日暨国际肺癌月联合义诊”活动,旨在让广大肺癌、慢阻肺患者和家属提高对慢阻肺、肺癌的认识,了解规范诊疗。黄丽霞、陈凤佳等青年号手在郭禹标、唐可京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活动,组成了近20人的义诊专家团队。义诊当天,青年号手们开展了包括免费肺功能、脉氧饱和度监测、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肺康复治疗、家庭氧疗与无创通气指导、慢阻肺居家延续护理等多项义诊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义诊团队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为群众办实事,提供“床边理发”温馨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考虑到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长,头发太长,以及一些化疗病人掉发严重等问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了“床边理发”的温馨服务。青年文明号号手纷纷变身“Tony”老师,为患者理发,解决患者“头等大事”,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提高患者舒适度,获得患者好评。
公开评议,接受监督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青年文明号设立了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及青年文明号征求意见卡,承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时专门设立了“看见您的心声”信箱,向患者亮出公开投诉渠道,自觉、主动接受患者监督和评议,力求通过扎实的服务质量、职业作风,不断提升青年文明号在社会公众中的存在感、认可度。
通过此次青年文明号开放周活动,青年号手们感受到了使命责任之重大,立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丰富知识、提升本领,开拓眼界,服务患者、服务社会,为医疗卫生事业奉献青春。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