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新疆人民的“儿子娃娃”
![]() |
“我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闪光的足迹,增添光彩的一页,并把党和国家对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这是广东省援疆专家刘金龙代表医疗队的全体成员,在第七批广东援疆工作队出发前的欢送会上对广东省领导作的庄重表态发言。
2014年2月,刘金龙带着广东人民殷切嘱托与期望,来到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风貌,投入到紧张的临床工作中,并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为广东的援建工作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却包含无数艰辛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严谨治学落实传帮带
进入临床的第一天,刘金龙就开始对神经外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发现手术器械教陈旧,医生的理论知识薄弱,科室20多个医生分工不明确,且临床思维和诊疗理念较淡薄,多数择期手术都还要请上级医院专家协助完成。
在初步了解相关情况后,刘金龙立即给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写了神经外科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并且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培训方法为基础,使临床业务三级查房和教学查房正规化,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常态化,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方法和正确的治疗理念。除公务出差外,他坚持每天早上准时到岗,详细听交班,及时纠正护士交班中存在的描述错误和不恰当的医学术语;对医生交班内容和值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不当之处,他会详细剖析其原因和正确处理的方式方法,对于科室下级医生诊疗中存有的疑惑和困难耐心讲解;定期举行科内学术讲课,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掌握国内国际最新专业发展动态。他从装头架到手术中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耐心解释手术操作要点和技巧,使全科医生的手术基本功有了很大的进步。科室择期手术病人比以前成倍增长,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把原来的神经外科分成神经外一科和神经外二科,他自己则担任神经外二科主任,在神经外二科他不仅要带教科室医生开展脑肿瘤和功能性疾病手术,同时还兼顾神经外一科的血管病、先天畸形和脊髓手术的开展,并协助神经外科ICU的管理和医疗指导工作。在刘金龙的传、帮、带的帮助下,两个科室的年轻医生如今都有各自的专业方向和奋斗目标,专业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室诊疗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技术精湛奉献喀什百姓
刘金龙的身影常年出现在手术室,他用高超的技术、良好的医风医德,服务边疆人民,被喀什一院的医护人员誉为“脑外科的金龙刀”,院领导和同事们眼中的“工作狂”。初到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虽然手术器械落后,麻醉和手术配合欠缺,刘金龙仍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操的手术技艺,完成了10多例南疆首例高难度手术。
鉴于购买器械需要时间,刘金龙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利用自己从广州带来的器械(吸引器和双极电凝),完成了复杂的中央回旁复发脑膜瘤切除术、松果体区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侵犯横窦的巨大天幕脑膜瘤切除术、鞍内鞍上三脑室内型颅咽管瘤切除术、巨大髓内脂肪瘤切除术、巨大脑室内脑膜瘤切除术、破裂动脉瘤早期夹闭术,分期经蝶和经颅垂体瘤切除术、89岁高龄患者的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等等。现在基本上做到来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神经外科病人,再也不用花费更多的费用到大城市的医院住院或请大医院专家来院手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治疗效果理想。
还记得是2015年3月12日,刘金龙查完房后先为神经外一科做第一台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人手术,直至下午13点多完成脊髓栓系手术,与此同时,神经外二科的医生在隔壁的手术室另外一个脑恶性胶质瘤病人的开颅手术还在等着刘金龙主任。他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在显微镜下工作整整7个小时,成功为脑恶性胶质瘤病人的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又突然接到电话随即他又赶往急诊参加抢救一头面颈部复合伤合并休克病人,等病人休克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送回ICU时已经是下半夜1点多,刘金龙趁着夜色回家休息,明天还有1台手术等着他。
记得是3月底那个星期,刘金龙前3天完成了5台脑肿瘤和颅神经疾病的手术,神经外一科还有两个动脉瘤病人。为了不让病人承担再次破裂的风险和影响病人的预后,周四连续作战,成功开颅行两台动脉瘤夹闭术,周五飞去北京开会,为了不影响下周一的正常工作,他周日赶最早的航班,当晚便回到了喀什。周一他仍坚持交班查房,安排工作。由于旅途的劳累,刘金龙此时发烧38.5度,回家后一整天体温都徘徊在39度以上,鉴于病房病人较多,于是周三又安排了1台手术,周四、五共完成3台脑肿瘤和功能性疾病的开颅手术。
记得去年5月25日周日下午,忙碌了一周的刘金龙舟车劳顿几百公里的路程,前往巴楚抢救一名脑出血的患者。
7月20日刘金龙外出时不慎把左小腿腓肠肌拉伤,骨科专家看后要求休息制动两周,刘金龙不顾自己的腿伤和骨科专家的忠告,周一早上拄着拐杖,忍着行走时小腿牵拉带来的剧烈疼痛,艰难地一步一步穿行在ICU、病房和手术室,为需要处理的病人提供医疗帮助。
有人经常问刘金龙:你这样拼命工作为什么?他总是笑着说:我只想用我的医疗技术为边疆人民的健康多做点事,培养更多的医务人员,治疗更多的病人。这又让我们想起了去年的许多故事。
率先垂范展现良好医德
学科的发展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医疗团队,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有源源不断的病人来源,这就需要把自己的实力展现给各位同行。为迎接地区第一人民医院80周年院庆,刘金龙为神经外科筹备和举办了建科以来第一次的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分别邀请了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和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及上海华山医院的教授、新疆各大医院的专家讲课。参会的同行有南疆各地州神经外科主任和医生,会议获得圆满成功,提高了科室在新疆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提高科室社会影响力和在边疆普及三叉神经痛的诊疗新进展知识,让更多的病患接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刘金龙还参加电视台的卫生健康教育节目的录制,播放后连伊宁的病人都赶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效果显著。到目前为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共完成各类颅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20多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刘金龙来到新疆后,每天勤勤恳恳地为有需要的病人看病和手术,对待病人态度和蔼,对危重病人他格外操心,每天亲自带领其他医生查房,就算外地出差也会电话查问病情;其它科室有会诊也是随叫随到,科室内晚上需要手术抢救也不例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收病人一分钱和一件礼物,从不接触医药代表,不接受任何药品和耗材回扣,真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儿子娃娃”。他把无私的爱奉献给边疆人民。
原文:http://epaper.xjdaily.com/detail.aspx?id=91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