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曾进胜教授团队荣获第三届广东医学科技一等奖

2021-12-29

近日,2021年度广东医学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曾进胜教授团队《缺血性卒中远隔损害和神经可塑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荣获第三届广东医学科技一等奖。

 

广东医学科技奖由广东省医学会组织评选,旨在鼓励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表彰在医学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image-20211229120828-2image-20211229120903-3image-20211229120925-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神经科学科带头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主编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广东省重大神经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脑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完成国家、省部和地市级科研项目41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慢病项目、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发表论文38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收录150余篇。主编专著8本,参与编写专著32本

 

缺血性卒中远隔损害和神经可塑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项目概况

 

该项目建立了一个缺血性卒中远隔损害和修复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全新诊治策略。在国际上率先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与磁共振波谱技术早期检测和诊断缺血性卒中全脑继发性损害,评价预后。创建卒中后远隔损害作为第二治疗时间窗的新理论,完善了卒中后全身系统性损害理论和早期诊断干预体系,减少了卒中后痴呆和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创建了易卒中型肾血管高血压大鼠和非人灵长类食蟹猴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建立了远隔损害的多靶点干预治疗新策略,揭示了缺血性卒中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再生的新机制,减少残疾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研究成果

 

该项目在国内外脑卒中学术领域取得较大的影响力,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引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151篇,其中高水平论文62篇。20篇代表性高水平论文他引总次数 495次,总影响因子101.3。主编脑卒中著作8部,参编全国神经病学教材5部和脑卒中著作3部。主导制定了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等3项全国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

 

image-20211229121215-5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