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花季少女突发心脏病,幸获慈善基金“心的希望”资助 医生实施换心术使其重获“心”生

2022-01-05

3个月前,自从广西12岁女孩小美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以来,心功能一路直线下降,多次发作阿斯综合征(心脑综合征),甚至丧失意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儿科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多次从鬼门关抢救回小美的生命。在等来供体心脏后,多学科专家为小美实施了高难度的心脏移植手术。如今,小美已顺利渡过难关,恢复了健康。

 

  花季少女突发胸闷、呕吐

  12岁的小美今年读初二,正值花季。2021年9月底的一天,小美突然感觉胸闷不适,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广西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小美的心脏明显扩大,且跳动极差,建议到上一级医院治疗。

  于是,小美和父母连夜坐火车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该院心儿科学科带头人王慧深教授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查,考虑小美处于急性心功能衰竭状态,需紧急入院处理。

  入院后,心儿科主任覃有振教授指导医护团队立即为小美安排监护治疗,完善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美患有扩张性心肌病,且心跳非常乏力,左室收缩功能只有20%左右,是正常人心功能的1/3。即使是平卧在床上,小美也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需要半卧位才相对舒服。

 

  慈善基金助力小美重获新“心”

  “小美的症状是心血管重症病人经常出现的危急情况,是一种心脏功能极差的表现。”覃有振教授表示,该病的抢救难度大、死亡率高,病人往往送不到医院,生命就面临凋亡。

  考虑到小美病情极其危重,心儿科立即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参与会诊,吴钟凯教授认为小美必须尽快进行心脏移植才能挽回生命。

  小美父母听说孩子还有心脏移植的一线希望,立即决定为孩子申请心脏移植,心脏外科移植团队成员马上到中国器官移植分配平台进行紧急申请心脏供体,盼望着那个合适的心脏出现。

  “我们尽管家庭条件不好,但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拼尽全力去救她。”小美父亲将家中的房产卖掉,为孩子筹集救命钱。即便如此,抢救及移植的相关费用对这个普通家庭而言仍有些吃力。看着孩子父母充满爱但又无能为力的眼神,心脏外科吴钟凯教授立即想到了慈善基金“心的希望”。

  两年前,该院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副主任姚尖平教授与慈善基金“心的希望”展开紧密的联系,为贫困患儿提供医疗、手术费用的资助。迄今为止共计成功资助了近20个小孩。

  由于小美的情况非常特殊且时间紧迫,在各方的努力协调下,“心的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对小美10万元的资助,为小美家庭解了燃眉之急,助力心脏移植术顺利进行。

 

  心脏移植完成生命传递

  功夫不负有心人,57天后,小美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匹配的心脏,生命的希望之光被再次点亮。

  12月8日,吴钟凯教授在全麻下顺利为小美进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在围手术期全过程中,医护人员都进行了严密监护。术后,小美恢复很快,当天就撤离了呼吸机,她非常珍惜这次重生的机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恢复训练。

  如今,小美顺利度过了感染关、排斥反应关,现在已能下床自主活动,出院前小小的她立下志愿,说:“我以后要考医学院,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报道链接: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21-12/30/content_912764.html

报道时间: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