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降暑神器”别用错! 夏日居家外出莫踩这些“坑”

2022-08-09

       暑假已过半,带娃出游遭遇高温天气怎么办?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发现,外出游玩时,不少家长给孩子用上各种各样的降暑“神器”,不仅有挂脖风扇、冰帽贴、便携冰袋等,连退烧用的“冰宝宝”都用来降温。也有人为了让孩子有食欲,自制冰冻水果佐餐。

       首届“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沈振宇教授指出,这些避暑降温方法有利有弊。他提醒,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注意避开四大“天坑”

 

       天坑一:降温别太猛太快 外出备好这些药

       家长使用的“降暑神器”多采用冰敷等局部降温方法。沈振宇指出,这些方法虽然短时间可以奏效,但长时间运用,对局部持续刺激是不恰当的。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降温,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不宜短时间内降幅过大、太猛、太快。家长应该追求环境温度的均匀下降,通过发汗、散热,舒适降温。

       暑假是亲子出游的黄金时间,出行前该怎么准备外出应急药包?沈振宇指出,一般来讲,小朋友常见的“旅游病”有水土不服导致的腹泻、中暑、感冒发烧、蚊虫叮咬等,要有针对性地备药:

       防水土不服,可以携带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药物;

       预防中暑,一要户外活动时及时让孩子喝水,适当补充淡盐水,注意透气通风等;二要避免高温时段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逗留;

      感冒发烧,可准备布洛芬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沈振宇建议,家长准备驱蚊水、药油等来应对蚊虫叮咬。

 

暑假外出别忘做好防晒,水边嬉戏需注意防滑防摔

 

       天坑二:莫沉迷“肠胃刺客” 定时吃饭很重要

       高温天气常令孩子缺乏食欲,不肯好好吃正餐,依赖雪糕、冷饮等“肠胃刺客”,有些家长则自制冰冻水果、冰棍等食品给孩子解暑。

       沈振宇指出,冷冻食品切勿贪嘴。医生常说:“胃肠爱热皮肤爱冷。”温暖的食物对于婴幼儿是比较友好的,冷冻的食品则会对胃肠道的血液循环造成压力。

       对于自制冰冻水果,沈振宇认为适量的冷食能够带给孩子愉悦感,也能让孩子多吃水果,适量进食即可,不要沉迷。过量摄入、超出肠胃的耐受范围而导致肚子痛,甚至发生肠胃炎。

       沈振宇建议,夏季饮食安排应该多补充一些水分和盐分以应对炎热天气。根据《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均衡饮食是最重要的,家长应根据“膳食宝塔”安排正确的饮食。沈振宇强调,对婴儿要重视脾胃健康,家长要注意定时定点安排进食。每一餐的量都相对均衡,就不容易发生胃肠道紊乱。

 

       天坑三:防“空调病”室内外温差别超过8摄氏度

       夏日炎炎,许多孩子都喜欢待在舒适的空调房里,甚至一待就是一整天,很容易引发“空调病”。

       “人要顺应自然,‘冬天加衣保暖、夏天出汗散热’是应该遵循的规律。”沈振宇指出,近期户外气温超过35摄氏度,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有些人家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和室外温度差超过6-8摄氏度甚至更大,进出房间的冷热温差过大,对人体造成刺激,加上空调房内空气流动不畅,易滋生病菌。

       沈振宇建议,孩子不要过长地在空调房内停留,而应在早晚气温不高时到户外活动,或进行空气浴、阳光浴等。在室内应将空调温度控制在26-28摄氏度,注意定期关闭空调进行通风,或者在室内留一处“通气口”。

 

       天坑四:戴好口罩防流感 这些场所别带孩子去

       炎热的夏天里,如何让婴幼儿在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佩戴口罩,也让不少家长犯难。“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些小朋友尤其是婴幼儿口罩佩戴不到位,面颊、鼻子露出来。”沈振宇指出,这样是不对的,佩戴口罩要坚持密封原则。他建议,家长可以参考相关视频来指导孩子正确佩戴口罩。

       在口罩选择方面,最好选择适合孩子脸型大小的口罩。关于佩戴场合,现在强调合理距离、合理接触,即在人少的户外地方不需要佩戴口罩,在电梯、房间等密闭空间以及人员密集的户外场所则应该佩戴口罩。沈振宇认为对孩子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来说,最好的防护是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近距离接触,去人少、通风的地方。

       对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沈振宇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建议家长做好孩子相关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婴幼儿,尽量的接种疫苗、完善疫苗能够给予孩子很好的保护。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编辑:林霞虹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pc.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902963

报道时间: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