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进方舱要做什么准备?中山一院方舱医疗队队长来解惑

2022-11-18

      如果即将进入方舱,应该准备些什么?方舱里的生活是怎样的?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出舱?面对市民群众的种种疑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方舱医疗队队长匡煜坤作出了解答。

 

      入舱必备用品有这几样

 

      南方+:如果被通知要入住方舱,市民该准备哪些东西?

      匡煜坤:若收到前往方舱的通知,首先应携带好个人用品,包括换洗衣物、洗漱用品等简单的生活必需品,保证基本生活的正常进行。其次,可以自行携带书籍、画册等文娱用品打发时间,提升隔离期的生活质量。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是入舱必备,隔离期间的信息填报、资料收集等操作都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如果确实没有智能手机,方舱内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会提供协助。

      南方+:老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也会进入方舱吗?

      匡煜坤:方舱原则上收治14岁到60岁的人群,但考虑到有的患者确实需要与亲人同住,在特殊情况下,超出年龄段的老人、小孩也会被收入方舱。

      据统计,中山一院舱内目前收治的患者中有47位是14岁以下的儿童,年纪最小的仅有两个月。为让婴幼儿更容易适应舱内生活,医疗队已要求餐饮方提供粥食为主的儿童餐,后勤部则保障奶粉、纸尿裤等婴幼儿用品,工会和党办还提供了画笔、儿童读物等。

 

image-20221118112003-1

中山一院医护人员在方舱中工作

 

      明日有望迎来大批出舱患者

 

      南方+: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出舱?

      匡煜坤:依照目前标准,出舱者需在舱内隔离满7天并完成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或Ct值大于35,才能安排出舱。简单来说,就是要确保出舱人员不具备传播性。

      根据以往方舱收治的经验,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天。从11月10日开舱至今日,中山一院方舱的首批入舱患者已居满7天。尽管本舱结果未出,但基于以往经验估计,明天将有逾百例甚至更多患者出舱。

      南方+:疫情当前,广州正全力提升收治能力,康复者出舱和感染者入舱要如何做好衔接?

      匡煜坤:目前中山一院舱内分区的实际情况是,近2000张床位被分成4个病区。首先按性别进行男女分区,旨在减少生活上的不便;其次在时间上,收治患者满一个病区后开展另一个病区的收治,这一过程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因此,收治和出舱是滚动进行的,时间间隔较为密集,床位空出的同时,指挥部会安排新的患者入舱。

     

      暂无患者因新冠转诊

 

      南方+:方舱里患者的情况如何,有需要转诊的吗?

      匡煜坤:中山一院方舱开舱至今,因新冠病情加重需要转诊的患者暂未出现,目前转出患者均为孕妇、儿童或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转诊原因均由基础疾病导致。

      本次疫情中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传播速度快,但致病率相对较低。方舱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集中隔离和必要医学观察,针对特定症状进行治疗。在我们驻守的方舱内,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患者为大多数,并不需要相应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慢性病用药的人群,医疗队会通过后方药学部维持补给。

      南方+:医疗队的主要工作难点在哪里?

      匡煜坤:对医疗队而言,只有做到自我保护才能更好地保护别人。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医院感染防控的压力明显增大。为此,医院设置了专门的院感团队,分别在驻地和方舱开展院感防控工作,制作指引分发给医务工作者和后勤保障职员。

      日常工作中,医疗队在方舱和驻地酒店进行闭环式管理,队内实行轮班制,每班工作时长为4小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医疗队员。

 

文/记者 钟哲 汤品洁

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17/c7080245.html?colID=0&firstColID=1374&appversion=9400&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2

报道时间: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