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解除隔离的他们,感谢医务人员“点亮那道最亮的光”
近日,在广州南沙某隔离点,集中隔离的人员有序离开时,默默地在护士站留下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收信人正是日夜陪护他们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员。
其中一封信中提道:“也许没人能看清防护服下的面容,也无人知晓你们的名字,即使这样,依然感谢你们为大家点亮黑夜中那道最亮的光!广州加油!”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11月21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自11月9日起,为响应广州疫情防控要求,该院南沙院区分3个批次,共派出113名医护人员进驻南沙区横沥镇、大岗镇、珠江街、南沙街共5个隔离点。这批以“95后”为主的医务人员,不仅有丰富的抗疫经验和专业的防护知识,也以敬业的态度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有温度的医疗保障”。

36小时内隔离场所改装完毕
11月7日下午,按照上级指令,中山一院南沙院区闻令而动,进驻南沙某隔离场所承担医疗保障任务。仅仅36个小时,经南沙院区组织精锐力量配合有关单位,隔离场所就被改装、布置一新。从11月9日凌晨1时开始,53名医护人员在9个小时内完成了1064名隔离观察人员的入住工作。日前,第一批隔离观察人员已结束观察期,陆续离开隔离场所。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执行院长周灿权教授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隔离点统筹工作


深夜,中山一院医疗队驻守的南沙某隔离点灯火通明,隔离房间严格遵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设置和改装。
医疗队及时梳理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等,制定并完善工作指引,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个人防护指引、隔离点阳性个案应急处理、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驻地酒店管理等,实现隔离点日常管理的有效运作。

严防院感!护长们对新加入的医疗队队员,安保、消杀、服务人员等进行培训。
结石发作,药不够吃?医疗队及时解决难题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医疗队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及时响应并积极解决隔离人员的困难。
11月9日凌晨5时,在医疗队进行预检分诊工作时,一名隔离人员突然手捂腰部,面色苍白,值班队员黄山发与李嘉辉发现后立即上前询问,得知其既往有肾结石及胆囊结石病史,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他加急办理入住,让他早些得到休息。与此同时,医疗队队长彭磊护长和驻地医生叶志鑫闻讯赶来,为这位隔离人员进行检查,并安抚其情绪。在对隔离人员进行细致的检查之后,怀疑其是左侧肾结石发作,医疗队立即联系将其转运接受治疗。
还有一位心脏支架手术后的老人,因进入隔离场所时未带齐足够的药物,也获得隔离点的全力救助。医生通过微信联系老人家的儿子,由家属将药物送到隔离区外围,工作人员接力将药物及时送到老人家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医疗队队员为隔离点人员上门测量体温、核酸采样。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 彭福祥 潘曼琪
报道链接:
报道时间: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