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医患同心抗疫,“心愿墙”“许愿群”传递守望相助力量

2022-11-28

      11月9日以来,为响应广州疫情防控要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组建400人的医疗队进驻广州琶洲方舱医院。

      十多天以来,他们持续奋战在第一线,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他们是英勇无畏的逆行者,更是守护病患的暖心“大白”。在方舱里,他们第一时间帮助和救治有需要的病患,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与担当。医患同心抗疫,守望相助,涌现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你的安全,由我们来守护”

      入舱七天后,D6小组的6名“大白”突然接到通知:马上会有一个新病人要入仓,该病人病情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平车转入,要求D6小队做好病人入仓准备。

      病人是位29岁的女性,无既往病史,但该病人神情倦怠,四肢无力,不能下床活动,无法正常办理入仓手续。为了让病人能够及时准确接受治疗,电脑班护士李春艳给患者办理了急诊入仓的应急程序,组长孙邓南迅速为患者测量完基本的生命体征,并将病人体温的低热、心率快等情况告知了医生牛媛媛,并与其商讨病人下一步的处理,同时嘱咐管床护士照顾病人。牛医生判断,该病人病情较重,需要转入医院进一步治疗,于是马上联系上级安排转院事宜,6人小组也着手办理转院手续。在注意到她没有携带任何生活物品后,6人小组还特意给她准备了政府发放的爱心物资包。将病人安全交接至转运医务人员手上并嘱咐相关事宜后,6人小队和牛医生都松了一口气,为病人能接受及时和更完善的治疗而感到由衷的开心。整个过程平稳而快速。

      方舱医院主要用于接受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观察,会为每名感染者提供满足病人日常生活和治疗需要的物资。尽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舱内也配备了急救车等设备,但为了患者更好地康复,病情较重的患者会转入定点医院进行特定专业的系统治疗。

      大家相信,没有一个黑暗不可逾越,没有一个黎明不会来临,在这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就由他们来保驾护航。

 

image-20221128091314-1

6人小队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image-20221128091358-2

6人小队在协助患者床边小便时为保护患者隐私临时搭建的屏风。

 

      “别害怕,我们在!”

      11月12日下午,一名入住琶洲方舱医院的孕妇神色慌张地找到值班医生:“医生,我感觉不到宝宝胎动了,怎么办,怎么办……”

      见状,值班医生连忙柔声安抚这位焦躁不安的孕妈妈,同时着手了解详细情况。原来,这位孕妇目前孕23+2周,二胎,有蚕豆病病史,昨夜起自觉胎动减少,今日更是感受不到胎动,因此来求助医生。

      值班医生赶忙联系了队内妇产科医生韦雅婧对患者进行检查。仔细查体后,韦医生评估患者情况不稳定,有转院指征。请示队长后,医疗队马上启动了转运程序,短时间内就联系到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转运,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在等待转运车到来的过程中,这位孕妈妈还是放不下心来,一直追问医生:“宝宝会不会有问题呢?我好害怕呀,您别走……”

      韦雅婧医生耐心安慰道:“别害怕,我们在,很快转运车就可以带您去到病房监护了,情况可能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糟,您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这才是目前您对宝宝可以做的最大的努力!”

      韦雅婧医生和舱内队友一直陪伴这位孕妈妈直到转运车到来,逐渐帮其驱散了恐慌不安的情绪。最终,这位孕妈妈也被平安转运到定点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心愿墙”疏解焦虑情绪

      这几天,为缓和方舱病友们紧张焦虑的情绪,鼓舞、激励大家战胜疫情,医疗队员们用泡沫板和白纸做了一面有爱的心愿墙,让患者写下出方舱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患者们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也有可爱的女孩子写上“想吃火锅、喝奶茶、吃串串”,还有的小朋友在方舱医院里仍然坚持上网课,她在心愿墙上写的出舱心愿是“想上学”。

      “虽然心愿各不相同,但大家贴上自己的心愿时,眼睛都是带着光的,这大概正是心愿墙最重要的作用。”陈芳菲医生说道。医疗队的梅卫义医生也写下了自己的心愿,那便是:疫情退散,春暖花开。

 

image-20221128091436-3

患者与医护人员写下出舱心愿

 

       “许愿群”收集实现患者需求

      “我有保剂口服液,需要不?”

      “可以的,谢谢你!”

      “还需要人手么?我还没睡可以去帮忙。”

      ……

      方舱内除了设有患者“心愿墙”,还有一个“许愿群”。这是队员们方便沟通协助建立起来的一个微信群,大家只要把自己的需求发到群里,很快就会得到其他队员的回应。

      队员们在群里互帮互助,及时伸出援手,传递守望相助的力量。

 

image-20221128091517-4

队友间互相关怀

 

      与此同时,医疗队也迅速建立起队内的小型医务室,为身体不适的队员排忧解难。医务室实行预约领取药物登记制度,每天安排值班医生派送至指定地点,确保大家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打赢这场“战斗”。

 

文/记者 周丽娜 通讯员 孙邓南 李昊

报道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25/c7110905.html?colID=7747&firstColID=7747&appversion=8500&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3

报道时间: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