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反复咽痒咳嗽?当心!可能是耳朵出问题

2023-02-22

      咽痒易咳症状,常发生在感冒后期,通常认为与气管、支气管炎症、过敏性疾病等有关。长期用嗓过多,有吸烟、喝酒、吃辛辣刺激饮食、受冷空气刺激、也容易出现上述症状。然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近日接诊的一例咽痒易咳患者,病根竟然是耳朵有恙。

      今年44岁的汪女士(化名),2021年末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头部外伤,所幸经抢救后脱离了危险。然而当她清醒后,右耳听力有所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左顶部硬膜外血肿,神经性耳聋”。经过近1个月的保守治疗,右耳听力没有改善,出院回家休养不久,汪女士便出现了咽喉异物感、咽痒易咳的症状,睡觉平躺时咳嗽会加重,影响睡眠。

      不明原因的咳嗽让汪女士备受折磨,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支气管炎,轻微间质性肺炎”,反复多次在当地医院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及中医科就诊,经抗炎抗过敏等治疗后,咽痒咳嗽症状仍旧没改善,被主治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

      “通过询问病史和详细的检查,我在她的咽喉部没有看到炎症迹象,初步怀疑咽痒咳嗽与‘鼻后滴综合征’有关。”首届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吴旋主任医师说,考虑到她曾有右耳聋及头颅外伤病史,需排除耳部疾病所致,因此安排汪女士接受耳、鼻内镜、听力、鼻窦及乳突CT、颅脑MR等专科检查。

      “没想到,检查结果一出,问题还真不少。”吴旋介绍,汪女士的右侧颞骨骨折累及内耳及面神经管,右侧乳突积液;右侧横窦、乙状窦、颈静脉球、颈内静脉血栓形成,“脑脊液耳漏经咽鼓管流到咽部,引起咽喉异物感,咽痒易咳,由于耳漏少,症状不典型,与咽喉炎症状类似,容易误诊或漏诊。”

      经影像学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建议优先处理颅内静脉血栓,待血栓情况稳定后,再进行脑脊液耳漏修补。经过数月的抗血栓药物治疗及密切跟踪随访,期间汪女士咽痒咳嗽症状虽然没有加重,但出现低头会出现鼻孔滴清液现象。 2022年8月颅内静脉血栓有所好转后,汪女士入院接受了“耳内镜联合显微镜行右耳脑脊液耳漏修补术+面神经探查术”。术前借助高分辨中内耳CT薄层扫描及内耳MR水成像,再加上中山一院影像诊断科杨智云教授的火眼金睛,准确定位耳漏瘘。汪女士采用耳内镜联合显微镜(双镜)手术,并应用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避免损伤面神经。并顺利康复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显示耳漏修补处愈合良好,汪女士未再出现咽异物感及咽痒咳嗽。

 

      反复咽痒咳嗽 当心“鼻后滴综合征”和“脑脊液耳漏”

      吴旋介绍,耳鼻等邻近器官疾病如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后滴综合征”会表现为反复咽痒咳嗽,临床上比较多见,脑脊液耳漏则比较少见。

      脑脊液耳漏一般可分为先天自发性和外伤性,后者居多。脑脊液耳漏如鼓膜穿孔,可经外耳道流出,也可经咽鼓管流至鼻咽部引起鼻后滴漏症状。约85%以上的外伤性脑脊液耳漏经过保守治疗后能自愈。先天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平时没有症状或没有出现脑膜脑炎,可以定期随访观察。脑脊液耳漏出现症状或出现颅内感染者,需及时行手术修补。脑脊液耳漏修复,传统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修补漏口,手术风险大、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近几年,随着耳内镜技术进步,脑脊液耳漏大多已避免开颅手术,可以选择耳内镜微创手术及显微镜手术。

      吴旋提醒,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反复咽喉部异物感,咽痒咳嗽,伴随耳鸣耳闷感,特别既往存在头颅外伤史患者,需警惕脑脊液耳漏。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反复发作颅内感染,亦需排查是否脑脊液耳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 彭福祥、潘曼琪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报道链接: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81891&site4=&columnID=0#/detail/1981891?site4&columnID=0

报道日期: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