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专治眩晕的便民“健康快车”从广州驶向贵阳

2023-03-06

      3月1日下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六号楼门前,一辆满载治疗设备的“健康快车”整装待发,目的地是贵州贵阳。这是中山一院东院眩晕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免费服务当地群众的新举措。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医院获悉,中山一院的专家们也将前往贵阳,与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的医生们一起为当地眩晕患者进行义诊,并对当地医生进行培训。

      中山一院东院执行院长、著名神经科专家黄海威教授介绍,健康快车相当于一座“行走”的“迷你”眩晕专科医院,搭载了涵盖眩晕诊疗的前庭、听力及前庭康复的“一站式”综合诊疗平台。接下来,健康快车还计划开往福建、广西等省区,开展巡回义诊和科普宣传等。

 

      “一站式”解决眩晕患者之苦

      黄海威介绍,我国成人眩晕的患病率为7.4%,25%急诊患者主诉为眩晕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0%,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25%,高发年龄为40岁左右。眩晕发病率高,且症状往往反复发作,久难治愈,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往往导致患者在多个专科之间反复辗转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困扰和负担。

      中山一院东院于2018年3月成立眩晕中心,并牵头联合华南八省近100家理事单位成立华南眩晕中心联盟,联合丹麦国际听力学院建立国际眩晕-听觉培训基地,推动眩晕相关疾病的规范化防治及学科全面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站式”平台搭建了目前眩晕及平衡障碍诊查领域最完备的前庭、听觉及平衡检查技术,可以不出门完成全套检查评估,并形成综合诊治报告及建议,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黄海威表示,眩晕的成因复杂,除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科学的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该中心引进了眩晕综合诊疗系统及前庭平衡康复训练仪,能完成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适应及习服治疗等。截至目前,该中心接诊相关患者超过3万例,完成前庭听力学评价近1万例。

      黄海威(见上图)介绍,为响应国家健康扶贫的号召,华南眩晕中心联盟自成立以来,不断扩大辐射范围,目前已有近150家理事单位成员,遍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多地,深入县市乡镇。同时,各专家团队下沉基层,通过讲座、科普视频等多形式的健康科普活动提升百姓健康素养。

      黄海威介绍,经过5年的发展,东院眩晕中心逐渐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模式,并通过办班培训、基地进修、学术交流、巡回义诊等方式,拓展至周边省市,下沉至基层医院。依托于广东省医院协会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眩晕中心还将继续推进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1+1>2”的眩晕诊疗体系建立,即“1个中心,1条通路,实现体系建设、学科发展、百姓受惠”。

 

图/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 郑亦楠

报道链接: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84884&site4=&columnID=0#/detail/1984884?site4&columnID=0

报道日期: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