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坚守三年,80后援外医生为受援国带去首个心内科和多项第一

2023-10-24

      2019年,当中山一院心内科吴德熙医生来到位于东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时,他绝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中国援外医疗队受援国一待就是三年,生动阐释了医学无国界的真正内涵。三年来,他在国家和广东省的支持下,在受援国建成了第一个心血管内科,开展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制定当地首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标准抢救流程……他还牵头为多米尼克建立了第一个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远程医疗中心,即便回到了广州,也能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当地同行、患者提供诊疗建议。

 

 

      今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间,吴德熙医生和他的前辈、同行,先后奔赴76个国家和地区救治患者,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在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致敬“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节目,吴德熙等8名医生上台领奖并讲述援外故事。

 

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致敬“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节目

吴德熙(右一)等8名医生上台领奖并讲述援外故事

 

      外语好、技术强

      年轻的他成了援外医疗队的核心成员

      “当初选择吴德熙成为援外医疗队队员,首先是考虑到他英语好,专业上是受援国急需的心内科专家。想过中山一派出的专家会出色地完成援外任务,但没想过援外三年的他竟然能成为多米尼克半数国民认识的明星医生。”回想起2019年派遣彼时在医院内仍显青涩的吴德熙医生援外时,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颇为欣慰。

      2019年6月,吴德熙和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组成的四人医疗队抵达多米尼克这个风景绮丽的加勒比岛国后,就开始承担起了一名援外医生的职责。每周出一天门诊,然后就是在内科病房管理病人,参与急诊、产科等其他科室的会诊。“三年多来,门诊接诊过的患者就超过5000人次。回国有一年了,至今还有不少当地患者给我发邮件咨询各种问题。”

      由于工作突出,吴德熙医生每逢归期都被多米尼克卫生部和中多友谊医院真诚挽留,成了队史上和广东省派出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中在外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在1215天的援外日子里,吴德熙医生收治了无数病患,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多米尼克有口皆碑。

      面对多米尼克政府、同行、民众和在多侨胞的高度信任和广泛赞誉,吴德熙医生总是谦逊地表示,自己只是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为加深中多友谊贡献了一己之力。

 

      精确诊断、及时救治

      一名非典型急性心梗患者因此获救

      在多米尼克,因为饮食上嗜甜、嗜油炸高热食品,肥胖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扩张性心肌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相对高发。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便是众多被吴德熙精准诊断、及时救治的患者之一。

      当时,才去到多米尼克一个多月的吴德熙接到中多友谊医院的急诊电话,马丁·查尔斯大使回到多米尼克公干,突感心前区不适,当地工作人员迫切希望得到中国医生的帮助。他赶到医院,立即查看了大使的病情,并分析了他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大使患的是急性心肌梗死。

 

中山一院医疗团队救治多米尼克驻中国大使马丁·查尔斯

 

      吴德熙医生将大使收入ICU监护室,给予加强监护及冠心病标准化治疗。等到大使病情稳定后,他又陪同大使飞往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李怡主任为大使进行了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感谢中国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马丁·查尔斯大使对救治他的吴德熙医生及中山一院医疗团队表达了谢意。

 

      在多米尼克首创多项新技术

      写下多个“第一”

      援多三年,吴德熙医生开展了多项“多米尼克首例”。在医疗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吴德熙医生成功地进行了多米尼克历史上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

      患者之间的口口相传,也让吴德熙在多米尼克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总人口数约有8万的多米尼克,几乎一半的人都认识吴德熙。走在银行、餐馆、超市、大街上,吴德熙总能听到有人大声地喊他:“Doctor Wu!(吴医生!)这可能是对一名医生的最高褒奖,也是医生这个职业和医疗援外工作的意义所在。”吴德熙告诉南都记者。能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这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吴德熙医生在多米尼克开展首例选择性电复律治疗

 

吴德熙医生开展多米尼克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吴德熙医生积极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向当地捐赠了心血管专科急需的相关医疗设备和材料,包括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监测仪、临时起搏器等。借助新设备,他在当地成功开展了多米尼克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和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并且制定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标准抢救流程,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多米尼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就医条件。

 

      创立多米尼克历史上首个心血管专科

      精心培养当地心血管专业人才

      多米尼克心血管疾病多发,但一直没有心血管专科,在吴德熙医生与当地医务人员的精心筹备下,2021年5月21日,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挂牌启动仪式在中多友谊医院举行。多米尼克总理罗斯福·斯凯里特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向建立设备齐全的心内科迈出重要一步。”该国卫生部长欧文·麦金泰尔兴奋地说:“这是多米尼克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中多两国心内科专家积极主动、尽心敬业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吴德熙医生在多米尼克建立了首个心血管内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心血管医生的培养也是吴德熙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古巴学习回国的当地医生安德鲁,成了他培养的重点对象。在日常的医疗救治中,吴德熙医生手把手带她参与临床实践,给她讲解复杂心电图和规范的诊疗理念,一同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吴德熙离开时,安德鲁医生已成为当地心血管领域专业人才。

      吴德熙医生也被诸圣医科大学聘为心血管专科导师,已负责了该校11名医学生临床见习的带教工作。在中多友谊医院,他举办了多场心血管专题讲座,累计为30余名医务人员传授专科知识,帮助他们提升医疗诊治水平。

      即便是回到了国内,吴德熙仍在致力于推动多米尼克心血管专科的建设和发展。今年7月,在国家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吴德熙和中山一院推动建设的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远程医学中心在多米尼克正式启用,在当地首次引进先进的超声设备和磁共振高压注射器等影像学设备。

 

吴德熙医生与多米尼克卫生部部长等管理人员讨论对口医院合作项目

 

      就在前不久,四名来自多米尼克的医生们来到了中国,在广州,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着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培训。

      “这次吴德熙能当选时代楷模,成为八名受表彰援外医生中的一员,即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将来医学道路上的动力”,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表示。

 

      援外医疗不断创新 

      广东派出了64批936人次援外医疗队

      今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在60年的时间里,中国援外医疗队先后奔赴76个国家和地区救治患者,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为受援国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自1971年10月,广东省开始承担国家派遣的援外医疗工作,拉开广东援外医疗工作的序幕。50多年来,广东的援外医疗模式不断创新,累计向非洲赤道几内亚、冈比亚、加纳和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派遣援外医疗队共 64批936人次, 医治患者242万人次、施行各种手术6.2万人次、邀请来华培训当地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广东医生接续传承,以医者仁心与大爱,远赴他乡救死扶伤,以精湛的医术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为受援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无私奉献。他们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章智琦

报道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1020860952.html

报道日期: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