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发布】为他们点赞!“很帅”的医生

2023-10-27

      他,远渡重洋,前往多米尼克援外,克服种种困难,三年内救治患者5000余人,为当地建设新学科,引入先进诊疗技术,创下多个“第一”。

 

      时代楷模

      10月20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全国共有8名医生上台领奖并讲述援外故事,其中,会到南沙出诊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吴德熙副主任医师,作为唯一一名来自广东的医生代表上台领奖。

      2019年6月底,在医院、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吴德熙远渡重洋,去到多米尼克,直到2022年10月才正式回国,将原本一年的援外工作延长至三年。其间,他克服种种困难,救治患者约5000人,为当地建设新学科,引入先进诊疗技术,创下多个“第一”,用实际行动守护多米尼克人民的健康。

      “我希望能医好来看诊的每一位患者,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帅的事情。我的初心,就是成为一名‘很帅’的医生。”吴德熙说。

 

      中国医师3年1215天,诊治病人超5000人次,“圈粉”无数

      刚到多米尼克时,吴德熙就敏锐地发现,当地医生大多主修全科或内科,心血管疾病诊治经验普遍不足,容易出现误诊漏诊。而他作为心内科医生,以过硬的业务能力获得了当地人的信服。援外三年,1215天,他倾情奉献,累计诊治心血管病人超过5000人次。 吴德熙在多米尼克凭借着医术“圈粉”无数,以至于他平时外出,经常能碰见曾经的病人跟他打招呼,“因为看过的病人真的太多了”。吴德熙说道。

 

 

      吴德熙除了负责常规门诊和病房患者的管理外,还要每天查房及临床带教、开立医嘱、手写病程记录、家属谈话和办理出院等。此外,他还参与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急诊会诊,抢救工作也是常态。“有了疾病可以来找中国医生”,这成了不少多米尼克民众的共识。

 

      建设影像中心,“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最近,4名多米尼克医生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培训。见到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吴德熙十分欣喜。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他的超声科同事运用最先进的模拟器,耐心细致地向这些外国医生讲授最新技术。

 

 

      结束了三年援外任务的吴德熙,回国后依然挂念着多米尼克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断能力落后是制约多米尼克医疗水平的关键因素。”吴德熙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医生前来中国学习,机会难得,一定要把最先进的技术教给他们。

      这一切皆源于吴德熙在多米尼克期间想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想法。吴德熙深知,要想真正提升当地心血管治疗水平,就要为多米尼克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于是,他把培养当地医生当作一项日常的重要工作。

      他受聘为当地国际学校诸圣医科大学心血管专科导师,悉心指导11名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在中多友谊医院先后举办三场心血管专题讲座,让30余名医护人员受益;将从古巴学习回国的当地医生安德鲁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将国内的新理念、新技术和相关诊治规范传授给这位多米尼克同行,口传身授使其成为当地心血管领域专业人才,为当地心血管内科人才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多米尼克期间,吴德熙还创下多个“第一”:

      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首例选择性电复律治疗等,开展了多米尼克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和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制定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标准抢救流程,使当地居民避免了境外就医的繁琐和高额费用,极大提高了当地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

      据悉,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山一院援外医疗队的足迹遍及非洲加纳、赤道几内亚,大洋洲斐济,欧洲塞尔维亚等全球各地。中山一院医疗队高超的专业技术、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医德获得援助国家当地人民的高度认可。

 

记者:谢子亮、何倩蓥

通讯员:彭福祥、潘曼琪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lQZCWD3X7cfM3wSH388AA

报道日期: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