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这位广东医生登上国新办发布会,讲述援外故事
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在出席发布会的5位援外医护人员中,有一位广东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

国新办发布会现场,右一为吴德熙
今年10月,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的称号,吴德熙是8位代表之一。
今年41岁的吴德熙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常年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工作。2019年6月,他成为中国援多米尼克医疗队的一员,并且一再延长援外时间,在多米尼克工作时间长达三年三个月。
“在多米尼克,心血管疾病是高发病,但是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我发挥所学所长,接诊救治心血管病患者约5000人次,在当地积极推广新技术,开展了第一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等多个多米尼克首例。”吴德熙在16日的发布会上说。
除直接提供具体的医疗服务之外,医疗援外也承担着帮助建设当地医疗队伍、推动当地医疗技术发展的责任。
在多米尼克,带教成为吴德熙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他开展了多次心血管相关讲座、临床教学查房、多学科病例讨论,示范和教授新技术,还被当地医学院聘为心血管专科导师。
在专科建设方面,吴德熙推动建立了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推动了中多对口合作项目的落地,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中多远程医学中心已经正式启动。
此外,中山一院还邀请多米尼克医生来中国参加学习培训,目前已有两批7名多米尼克医务人员来到广州,在中山一院学习先进的心血管影像技术。
“他们都非常喜欢广州,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当地,为当地升级医疗技术提供有力支撑。”吴德熙说。

吴德熙
作为一名“80后”医生,谈到如今的援外工作与老一辈相比有何不同时,他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前辈们所经历的艰苦条件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需要更大的勇气,克服更多的困难。”
“现在中国有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医疗队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让我们援外更有底气。”吴德熙说。
对于有志向加入援外队伍的医护人员,吴德熙认为,首先就是要锻炼好“内功”,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帮助别人。
他指出,对于援外医生而言,这些素质很重要:第一,要有非常优秀的专业背景和技能,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同时也要有奉献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高效完成医疗工作。同时,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快速融入当地的工作和生活。第二,要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不计付出,用专业和大爱去展示中国医生的良好形象。
记者/卞德龙
报道链接:
报道日期: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