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援外医疗队60年赓续接力—— 跨越山海搭建“连心桥”(节选)

2019年8月,吴德熙在中多友谊医院的外科病房带教当地医学院学生。国家卫生健康委供图(新华社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祖国亲人,足迹遍布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有这样一支队伍,3万余人次60年赓续接力,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他们就是救死扶伤、在国际社会广受赞誉的中国援外医疗队。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跨越山海,全力以赴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援助。他们以医者仁心,在异国他乡温暖人心,架起了促进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
“明星医生”的幸福时刻
多米尼克,一个位于东加勒比海的岛国,距离中国约1.5万公里。在这里,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明星医生”,当地几乎一半居民都认识他,他就是中国第2、3、4批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
2019年,吴德熙被选派为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12小时时差,地震、飓风频发,火山近在咫尺,这是吴德熙出发前已经听说的困难。到达位于多米尼克首都罗索的中多友谊医院后,他才发现,这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但卫生条件简陋,心内科医生更是“一医难求”。
日常出诊、查房带教、开立医嘱、参与急诊会诊,吴德熙积极投入到心血管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去。2021年5月,吴德熙接到中多友谊医院的急诊电话,一名73岁患者心率低至22次/分,情况万分危急。查看患者后,吴德熙初步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死,但医院没有异丙肾上腺素,植入起搏器是唯一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在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吴德熙成功进行了当地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吴德熙意识到,要真正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救治更多人,需要在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此,吴德熙把帮助培养医生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先后举办多场心血管专题讲座,在临床上悉心传授经验,帮助当地医生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和理念。
按照规定,在多米尼克援助的中国医疗队员每年都会轮换,但由于表现突出,当地盛情挽留,吴德熙一留就是3年。从2019年6月到2022年10月,一千多个日夜,吴德熙诊治患者超过5000人次。
开展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制定当地首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标准抢救流程……3年来,在国家和广东省的支持下,吴德熙开创了多项“多米尼克首例”。2021年5月,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专科在中多友谊医院挂牌。多米尼克卫生部部长麦金太尔致辞表示:“今天我们见证了多米尼克卫生系统的一个里程碑。”今年7月7日,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远程医学中心在中多友谊医院启动。12天后,吴德熙和多米尼克医生在中多友谊医院开展了当地第一例心脏增强核磁共振检查。
吴德熙说,在这里推动当地医疗水平提升,本质上只因那份最纯粹的初心——他是一名医生,想要救更多的人。由于诊治过的患者众多,吴德熙在多米尼克出门买菜、散步时,常常遇到当地人热情地喊他“Doctor Wu”,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文/记者 王美华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12/22/content_26033195.htm
报道时间: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