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建|血液内科教职工党支部:开展骨髓瘤患教会暨国际骨髓瘤关爱月党日活动

2024-03-18

       2009年,国际骨髓瘤基金会(IFM)提出将每年3月作为骨髓瘤关爱月,设立国际骨髓瘤关爱月旨在倡议医务人员、患者及相关护理人员行动起来,提升社会对骨髓瘤的认识和关注。随着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进步和新药的发展,骨髓瘤患者总生存期已明显延长,但部分特殊类型骨髓瘤患者如高危多发性骨髓瘤及合并髓外浸润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仍有很多需求未被满足。特别是在对这些特殊骨髓瘤疾病类型的认知和管理方面,患者往往得不到专业系统的医学指导和患教知识。

       中山一院血液内科擅长诊治多发性骨髓瘤,血液内科坚持党建工作密切结合科室医疗特色和群众需求,至今已举办7届骨髓瘤患教活动,深受众多骨髓瘤患者及家属的喜爱。3月13日,血液内科教职工党支部借助“国际骨髓瘤关爱月”契机,开展了“第八届中山一院血液内科骨髓瘤患教会暨国际骨髓瘤关爱月”党日活动,让患者及家属更深入地了解特殊类型的骨髓瘤的特点及诊治进展,帮助患者重获健康生活和美好未来。

       在支部李娟书记的带领下,党支部成立了患教会的筹备小组,制定活动主题和详细的活动计划;3月13日,许多病友从各地早早赶来参会,病房病友也闻讯参加,共有50余位病友及家属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支部李娟书记致辞,李娟书记为患者展示了诱导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维持治疗的治疗策略,骨髓瘤患者15年治疗方案及疗效的变迁。据悉,中山一院血液内科移植患者中位OS已经达到111.5个月,在国内及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李娟书记表示,通过tandem移植可有效改善高危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对于高危及伴髓外等预后较差的骨髓瘤患者,血液内科将为其制定个性化方案,进一步延长他们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免疫治疗,如CAR-T治疗以及即将上市的双抗治疗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增添了强有力的武器,也将为患者带来很大的获益。病友们听完李娟书记的致辞后,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

 

李娟书记致辞

 

李娟书记介绍骨髓瘤治疗成果

 

       党员刘俊茹同志作了《高危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专题授课,为高危骨髓瘤患者在多个层面制定个性化方案,延长其生存期。党员陈美兰同志讲授了《孤立性骨髓瘤诊治进展》,从孤立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进展、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预备党员邝丽芬同志讲授了《合并髓外浸润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详细介绍了合并髓外浸润的多发性骨髓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目前该类型骨髓瘤的治疗有哪些进展,病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党员刘俊茹同志讲授《高危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专题

 

党员陈美兰同志讲授《孤立性骨髓瘤诊治进展》专题

 

预备党员邝丽芬同志讲授《伴髓外浸润的MM诊治进展》专题

 

       会后,支部骨髓瘤团队成员还对病友们的疑惑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坚定其治疗信心,使他们更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

 

会后骨髓瘤团队党员对病友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血液内科教职工党支部开展骨髓瘤患教会暨国际骨髓瘤关爱月活动,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既增强了支部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也为患者进行了科普宣教,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来源:血液内科教职工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