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让超声新技术惠及更多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超声论坛在穗举办

2024-06-06

      近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超声论坛在广州举办。在为期4天的论坛期间,国内外专家围绕超声造影技术开展交流和授课,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把先进的超声技术推广到国内外更多有需要的地方,惠及更多患者。

 

image-20240606163550-1

培训现场

 

      论坛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等单位协办。中山一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谢晓燕介绍,超声造影技术是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造影剂在血液中形成的气体微泡能增强组织内微血管的显示,让医生实时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

      超声造影、介入超声、三维超声等超声新技术的应用,能将超声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0%以上。不过,当前我国仍面临超声医学科人才短缺,各地超声医生资源分配不均,亟须培养更多专业超声医学人才。从世界范围内看,超声技术在部分国家仍未普及。

 

image-20240606163615-2

培训现场

 

      为此,此次论坛聚焦超声造影技术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创新应用等进行探讨和培训,除邀请国内各大医院专家外,还有来自意大利、韩国、阿塞拜疆等国外专家与会。

      “通过和中国医生交流,我学习到了先进的超声影像技术,回国后,我打算将相关经验传授给其他医生,推动超声医学学科发展。”阿塞拜疆一家医院的超声科主任、阿塞拜疆放射学协会副主席萨迪戈夫·艾尔萨德(Sadigov Elshad)说。

      论坛期间,超声医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是专家探讨的热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I超声医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超声医学人才的缺口,但AI医疗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培养复合型超声医学人才仍是重中之重。

      “超声医生既要懂超声技术,又要懂医学、懂临床,能及时找到病灶,分析潜在疾病,并预判疾病走向。”谢晓燕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虽可观,能赋能超声仪器,提高诊断效率,但AI超声医生仍处于探索阶段,无法替代专业超声医生,最终诊断结论依然需要由人把关。

 

文/记者 吴雅楠

报道链接: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6/05/c8968626.html?colID=0&firstColID=1374&appversion=11300&enterColumnId=&from=weChatMessage

报道时间: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