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举办第五期“中山一院血管论坛”
7月16日,中山一院血管外科主举办第五期“中山一院血管论坛”。此次论坛邀请到国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张玮教授、Vicente Riambau教授和Anahita Dua教授进行分享,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

论坛在中山一院血管甲状腺乳腺中心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血管外科主任常光其教授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序幕。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华盛顿大学临床教授张玮带来“类器官/器官芯片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应用”专题报告。张玮教授介绍了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模拟人体器官结构与微环境的原理,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构建心血管疾病相关模型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技术为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创新工具,对未来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Vicente Riambau教授分享了“介入器械创新:连接临床需求与工程方案的桥梁”专题报告。Riambau教授从临床实践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利用补片技术修复主动脉夹层的理念,并介绍了团队开发的新型补片介入治疗器械,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他也分享了以临床需求驱动创新的宝贵思路。
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Anahita Dua教授以“黏弹性分析指导外周动脉疾病的血栓预防”为题,分享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她系统阐述了基于血栓弹力图的黏弹性分析技术在精准评估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导介入术后抗栓抗凝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作用,并特别探讨了性别差异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其研究为血栓预防的个体化与精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山一院血管外科李梓伦教授代表科室发言,带来题为“代谢异常促进周围动脉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系统展示了该院血管外科团队近五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突破,相关成果在Cell、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Gut Microbes、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血管外科团队在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了与会中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此次论坛汇聚了血管外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进展与技术创新,引发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交流。”常光其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对国内外专家的精彩分享和与会同道的积极参与表示了感谢。
(来源: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