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中山一院提速人工智能医疗临床转化

2025-09-02

      近期,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过单位申报、地市推荐和专家评审方式,遴选出了第一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并对名单予以公布。首批应用场景案例入围项目涵盖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医学教学4个领域的44个应用场景。

      今年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全面提速人工智能医疗临床转化,助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中山一院共有5个项目入围,覆盖医学教育、物流管理、采血管理、疾病筛查等应用场景。

      该院此次入选的“便携式人工髋关节手术智能导航教学培训系统”项目主要服务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教学培训。该系统运用骨骼识别与重建技术、基于CT数据的3D交互模型、深度学习路径规划算法及边缘计算,为初学者提供从术前评估、假体规划到术中操作练习、术后评估的全流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支持。

      同时,该系统保留了真实操作手感,能动态调整假体安放建议并实时评估成效,集成“联合前倾角”算法以避免“程序化”弊端。据悉,该系统还支持远程同步教学。

      “人工智能全流程采血管理实践”项目聚焦传统采血流程中人工处理多、易出错、效率低等难题。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推行人工智能全流程采血管理,依托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通过“4I”模式(智慧贴标、实时传输、自动上机、即时检测),实现样本自动签收、进样、检测、审核及后处理的无人值守。护士将标本放入智能轨道后,60秒内即可传至检验科,生化检测速度达9450测试/小时,免疫检测速度为1200测试/小时。

      “物流配送机器人”项目融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实现物品无人配送及智能管理,并达成物资供应流程追溯、提升配送效率、降低错误率与感控风险的目标。目前,中山一院手术麻醉中心配备10台物流配送机器人。护士在术间系统下单后,各供应科室按单配物,由机器人送至手术间。调度系统会自动派遣符合物资管控要求的机器人执行任务。

      截至2025年4月,手术室物流配送机器人已无间断运行超过3万小时,精准投递4.4万多次,累计跨越4400公里,配送5.4万个站点,完成相当于配送人员887万步的任务,有效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其平台架构含兼容接口、数据展示层、管控系统等,支持定位监控、订单管理等功能。

 

特约记者 彭福祥

报道链接: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6215236/5.html

报道日期:20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