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成果】仁心铸医魂 妙手正人脊 ——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少喻教授

2015-07-10

 

    ——1989年,他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

    ——2000年,他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专业至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派遣黄埔院区工作,并于2001年和2005年先后组建了黄埔院区脊柱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并任两个脊柱外科科主任。多次获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德医风标兵”等称号。其领导的黄埔院区脊柱外科也荣获广东省四星级青年文明号。

    ——期间,为了给自己“充电”,他曾留学日本,并多次到欧美参观交流学习。

    他正是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少喻。

 

 

 

    扎根脊柱外科二十余年,刘少喻教授成功为无数脊柱病患者“正脊”,同时,更坚挺起自己的医者“脊梁”,成为了学科领域里的翘楚,收获了医路花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刘教授刻苦努力,一直致力于上位颈椎疾患及颈椎病的治疗、颈椎病及腰椎退变性疾患的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创伤性骨折的诊治、脊柱感染的诊治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对枕颈移行部疾患和颈椎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在脊柱重建、脊柱微创等领域亦有较高的造诣。

    1998年以来,他率先开展了Magerl+Brooks治疗寰枢椎脱位和Magerl+单副椎板夹治疗寰枢椎脱位,发明了齿突骨折定位固定系统,并在国内率先设计颈椎椎板线锯、椎弓根钉内固定的Ball tip工具和技术和颈椎前路的不对等阶梯式自动拉钩,并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后路经骨折椎单节段椎弓钉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单侧固定治疗腰椎退变,Wallis治疗腰椎失稳症及经颈前路Solis植入固定治疗Ⅱ型Hangman骨折等。然而,刘少喻教授所掌握的“绝技”绝不止于此,例如,上位颈椎疾患的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或后路(双开门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及后前路Ⅰ期联合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或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内固定重建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脊柱侧弯畸形侧方经胸腹联合入路前路松解并内固定矫形或后方截骨并椎弓根钉固定矫形术;脊柱退变性侧凸或后凸畸形经后路椎体“V”形截骨并椎弓根钉固定矫形术;腰椎退变性或峡部裂型滑脱经后路复位并椎弓根钉固定术;脊柱结核经前路病灶刮除并植骨融合术等都是刘少喻教授所探索出的为人津津乐道且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的医疗专长。

    能在医疗技术上取得诸多突破,离不开刘少喻教授善思善研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了攻克临床上的技术难关,除了以前主持的多项科研项目(“具有骨传导且生物可吸收性椎体间固定融合Cage的研制”“单椎间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齿突骨折定位系统的研制与临床研究”“Solis椎间融合器治疗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椎体强化加单节段椎弓根钉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腰椎后路内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等),他现主持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6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此外,刘少喻教授还获得发明专利多件(ZL98318481.X;ZL 00114196.1等),实用新型专利多件(ZL98234428.7;ZL 00227827.8等),这些专利将在学科发展的“实战”中摘获更多战果。

    科研之外,刘少喻教授还很注重学科学术的发展,在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及CARD-ISCoS两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广东医学会脊柱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多个专业学术团体成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医疗和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成员、各类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和基金的评审专家,以及《脊柱外科杂志》《中华创伤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等杂志编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特约审稿人期间,他不仅推动了学科间的学术交流,还笔耕不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余篇,主编专著10部,参编专著8部,参译专著2部。作为学科带头人,刘少喻教授在科研、医疗上领航前行;在科室管理方面,他带领团队始终秉着“病人的生命安全第一,病人的需要第一和手术技术质量第一”的宗旨,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而在社会工作中,他也凭借自身的领导者魄力,掷地有声。2010年10月的广州亚运会期间,作为黄埔体育场馆医疗卫生保障团队总经理,刘少喻教授认真执行贯彻相关规定和指示,圆满完成了亚运会的医疗保障工作。荣获当地政府授予的个人三等功1次和亚组委个人嘉奖1次。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一位西方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这样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刘少喻教授用精湛的医术祛除患者病痛,用仁德之心抚慰患者恐惧悲伤的心灵,他还经常加班加点查阅资料,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了减轻病人和国家的经济负担,避免过度治疗,他提出了“经济脊柱外科手术学”的口号,并付之以实践,深得各界的好评。

    工作严谨、细致、认真,对病情了如指掌;不论患者穷富陌熟,都能客观科学的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技巧娴熟规范的手术技巧,这就是刘教授的特点,是他让无数患者在“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那些写在他个人网站上的患者感言,为这位脊柱外科医者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做了完美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