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
各学科:
国家自然基金委现发布“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指南,具体要求转发如下:
一、科学目标及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这一主线,开展科学计算的共性高效算法、基于机理与数据的可计算建模和问题驱动的高性能计算与算法评价研究,推动我国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发展,为解决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中的瓶颈问题提供关键的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支撑。
核心科学问题为:数值计算的共性高效算法、基于机理与数据的可计算建模、问题驱动的高性能计算与算法评价。具体请查阅附件中的指南相关内容。
二、2015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2015年度是本重大研究计划受理项目申请的第5年,根据前期资助布局和整体发展的需要进入集成升华阶段,主要以“集成项目”予以资助。“集成项目”将在前期资助的“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中,对有突破苗头的研究方向遴选出优秀项目进行整合,为重大研究计划后期的总体集成服务。与下面公布的重点资助方向关系不紧密的项目申请将不予支持。
本次征集的集成方向中和医学相关的内容为:
基于动态网络的复杂疾病分析理论和方法:
针对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复杂性, 研究不同分子因子(基因、非编码RNA等)间生物分子动态网络模型, 特别是研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网络变化规律,发展动态网络标志物的可计算建模理论和高效算法,在动态网络层次解析重大疾病发病机理,揭示复杂生命现象。
其他方向请查阅附件中指南的详细内容。
三、2015年度资助计划
本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计划资助“直接费用”约2000万元,集成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25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将根据申请情况和项目布局的实际需要而定。申请人只填写“直接费用”预算,“间接费用”及总经费由系统自动生成。
四、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次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不限项。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有意向申报的老师请在9月15日前将意向报与科研科。
2.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须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集群。根据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申请人可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ISIS系统,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科研科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附注说明选择“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集成项目的依托单位与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超过5个;集成项目的参与者必须是重大研究计划的实际贡献者,主要参与者不超过9人。
(5)申请人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研究计划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6)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9月28日前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申报材料一式3份于10月8日上午10时前交科研科。
(7)申请人应当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联系人:张微微 电话:8035 87334871
附件:
“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指南
科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