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经常骨痛腰痛 或是骨髓瘤作祟

2017-11-30

信息时报讯(记者 蒋隽 通讯员 彭福祥)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腰痛,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惹祸。日前,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该院在国内率先采用“药物诱导+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体治疗策略,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了近3倍,多发性骨髓瘤逐渐从恶性肿瘤变成一种慢性病。

  新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近3倍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发生恶性癌变而成,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这种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但也不时就有年轻人“中招”。该病恶性程度高,平时容易被忽视,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三四期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教授李娟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33个月。如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了多种靶向新药,治疗效果大大改善。

  2006年起,李娟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含硼替佐米的诱导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维持治疗”的整体治疗策略。这种治疗方式一般是对患者先进行4个月的诱导治疗,将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尽量减少,再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移植成功后,继续使用药物进行维持治疗。

  截至目前,已有几百例骨髓瘤患者接受这种治疗,他们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了近3倍,达到了95.4个月。不少患者至今已经存活了11年,且未见复发迹象。

  骨髓瘤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

  多发性骨髓瘤是如何发生的?李娟介绍,骨髓瘤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已有证据显示,它与慢性感染相关。而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乙肝患病率与牙龈炎患病率均明显增高。此外,辐射、中毒等其他致癌因素也与骨髓瘤相关。

  骨髓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李娟收治的骨髓瘤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出现了严重肾衰、贫血、肿胀、泡沫尿、高钙血症甚至截瘫等症状,已经属于第三期,“在欧美国家,新诊断的患者多为一二期,因为他们有着完善的体检追踪系统,能够及早发现身体各项指标中的异常。”

  李娟介绍,日常生活中,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些症状可能被忽视,其中最常见的是不明原因的骨痛、腰痛,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往往耽误病情。此外,如果出现大量的泡沫尿,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或者很容易就伤风感冒,甚至在半年发作两次以上的肺炎,顽固的心衰、心血管异常等,都应警惕骨髓瘤,应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或取骨髓组织活检来确诊。

  在各种医疗检查结果中,一些异常情况也需要提高警惕,如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生化检查中肌酐数值上升;血沉加快;尿常规中尿蛋白升高;肝功能检查时发现球蛋白数量上升;X光检查时发现骨头上有空洞等。当出现这些异常时,应高度引起重视。

  骨髓瘤知多少

  多发于中老年人,不时就有年轻人“中招”。与慢性感染相关,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

  

  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是较严重的三四期。

  

  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腰痛、有大量泡沫尿、在半年发作两次以上的肺炎、顽固的心衰、心血管异常等,应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或取骨髓组织活检确诊。

  数据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33个月。

  如今采用“含硼替佐米的诱导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维持治疗”的整体治疗策略,数百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中位生存期延长了近3倍,达到了95.4个月。不少患者至今已经存活了11年,未见复发。

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17-11/01/content_72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