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微波消融术治疗肿瘤 具有原创意义的“中国方案”

2018-11-18

       本报讯(记者 姚赞原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石莹)11月1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广东省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治疗中心共同协办的第四届中国微波消融大师高峰论坛于广州东方宾馆举行。

微波消融大师论坛现场

我国是微波消融技术强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董宝玮教授表示,我国微波消融手术量高达10万例,占到该类技术全球手术量的48%,已成为微波消融技术的第一大国和强国。

      他指出,微波消融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经济、微创的特点,随着近年来在广大消融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努力下,与超声造影、精准导航、数字可视化技术的结合,影像引导下的消融更加精准和规范,消融,操作容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断提高,已成为肝癌等肿瘤公认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并通过与化疗、放疗、介入或手术疗法联合应用,在各期肿瘤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微波消融适用于哪些瘤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吕明德教授表示,微波消融适用于实体肿瘤,是具有原创意义的“中国方案”。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消融医生已经将这项技术炉火纯青的运用于肝、肾、肾上腺、甲状腺、子宫、脾脏、乳腺等多种脏器肿瘤治疗,为肿瘤患者打开另一扇生命之门。

       对于在众多的消融手段面前,患者该怎么进行选择?吕明德教授解释,与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等技术相比,微波消融有致热效率高、血管阻断能力强、消融范围大等优势,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现代医学影像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技术已成为目前肿瘤精准治疗的典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介入超声科主任梁萍也表示,这种在现代医学影像(超声、CT和核磁)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以其精准、安全、高效、微创的绿色治疗理念成为二十一世纪临床肿瘤治疗的亮点。

未来迈向精准化及人才培养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房留琴表示,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开拓创新技术,对肿瘤精准位置定位,力推能够智能控制;二是,扩大病种治疗,争取微波消融技术不仅应用于外科,更能适用内科;三是,协助培养更多微波消融技术型医生。

延伸阅读

微波消融肝癌肿瘤复发后生存率提高60%以上

       以吕明德教授为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90年开始在南方首先探索消融治疗,并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开拓创新和技术推广,取得辉煌的成绩,以肝脏原发性、复发性和转移性肿瘤消融为特色,成立了介入超声专科病房和专科门诊,拥有多台先进的消融设备,并将消融技术拓展性应用于甲状腺、肾脏、妊娠中期畸形消融减胎等,年肿瘤消融量超过1000人次。肝癌等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使肿瘤复发后生存率提高到60%以上。

报道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25094409325117966/?wxshare_count=2&pbid=6547969593880004110

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