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国内少见!这个高难度手术把转移肿瘤“一锅端”,还做了段“假”脊椎
避开神经、血管等“地雷”,把脊柱转移肿瘤“一锅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采用脊柱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为一名患者完整切除脊柱孤立转移性肿瘤。
脊柱切除一段,上下半身骨头被分为两截,如何连接?该手术还用新型材料“重塑”一小段脊椎。
术后4个月 肿瘤转移到脊椎
中山一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介绍,骨骼系统是肿瘤最容易发生转移的位置之一。
58岁的孙杰(化名)就出现了肿瘤骨转移。4个月前,他被确诊右肾透明细胞肾癌,并进行了右肾根治性切除术。但手术后,他逐渐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对症治疗后,并没有明显改善。当地医院诊断发现,肿瘤转移到了脊柱。辗转几个医院后,他找到沈靖南就诊。
入院后,PET-CT检查显示,孙杰的腰3椎体出现肿瘤的骨转移,病灶侵犯并压迫相应椎管及脊髓。
手术难度高 或存在大出血及瘫痪风险
而此时,治疗则成为难题。沈靖南说,脊柱解剖结构复杂且特殊,毗邻重要血管、神经、脊椎,腰3转移椎血运十分丰富,且因为原来手术部位粘连严重。
患者术前影像资料: 提示腰3椎体转移灶,侵犯并压迫相应椎管及脊髓
“粗大的血管紧密贴着脊椎,脊髓马尾神经从脊椎骨中穿过。”沈靖南说,手术稍不留神,就会伤及血管、神经,孙杰将有大出血及瘫痪的风险,手术的难度极大。而以往,如果技术受限,医生会选择不做手术,“如果不做神经减压处理,他1个月可能就瘫痪了。”
针对他的病情,骨肿瘤科立马启动了成熟的多学科诊疗机制,沈靖南迅速组织泌尿外科、放射介入科、肿瘤科、放疗科、麻醉科多学科进行会诊。术前多学科病例讨论分析,考虑到孙杰的肿瘤,局限于腰3椎体,是单一转移癌,专家们决定为他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En bloc全脊椎切除术完整切除病灶,改善预后。
高难度手术 把肿瘤“一锅端”
沈靖南介绍,对转移癌的治疗,要分多步走。首先针对原发肿瘤做辅助化疗,针对转移灶介入栓塞、放疗等,“把肿瘤围剿起来,隔断它的血液供应,让它处于静止状态,不再四处扩张,为手术安全和彻底切除铺路。”
对于这种病人,放射介入科向贤宏教授首先在术前进行了两次患椎的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腹部血管外科专家则把通到下半身的大血管,从肿瘤转移灶的表面游离出来,“既可减少肿瘤的残留,又可避免损伤血管,减少手术大出血的风险。”
沈靖南教授(左)和尹军强教授(右)术中讨论
而在手术中,放射介入科向贤宏教授首先在术前进行了两次患椎的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腹部外科专家则把通到下半身的大血管,从肿瘤转移灶的表面游离出来,“避免伤及血管,减少手术大出血的风险。”
随后的肿瘤切除更是重中之重。因为神经从中穿过,为了把肿瘤“一锅端”,不伤及神经,“如果把肿瘤比作一栋房子,那神经则是其中的水管。我们从房子最薄弱的位置进入,打开通道快速把水管移开,然后再把房子整体拆除。”
这一节癌症脊椎被切除后,好比大厦被拆了中间一层,上下“建筑”如何对接?沈靖南介绍,手术采用了金属钛笼十骨水泥,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好比重新用钢筋水泥,补上空缺,把上下脊椎连起来。”
钛笼骨水泥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
沈靖南说,术中将肿瘤连同累及的周围组织,从后至前360度完整切除,解除了腰段脊髓神经的压迫,并同时重建内固定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整个手术Ⅰ期完成,出血仅12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正在术后康复中。
记者了解到,这类高难度手术,在国内操作仍较少,“希望让更多人知道这种手术方式能够把骨转移癌切除干净,配合内科治疗,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质量。”
采写:南都记者 阳广霞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190426156356.html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