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二孩妈妈险些失明,原是脑里长了个拳头大的肿瘤

2019-06-21
30岁的彩霞(化名)在二胎刚出生4个月后视力急速下降至0.01,被查出左侧额部颅骨内有一个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拳头的巨型肿瘤。6月3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历了4.5小时的肿瘤切除手术后,彩霞的视力终于得以恢复。


本以为是偏头痛,结果被查出巨大肿瘤

彩霞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第二胎刚出生4个多月。早在两三年前,彩霞开始出现头痛症状,但她以为是自己坐月子没坐好出现了偏头痛,因此一直没放在心上。

直至今年5月,彩霞感觉到头痛加重,视力明显下降,已经几乎看不清东西,甚至需要家人扶着才能走路。于是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被查出左侧额部脑外占位,考虑为脑膜瘤,而且肿瘤达8cm×9cm×8cm,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据了解,一般脑膜瘤大小直径仅3-4厘米。

在医生建议下,5月29日,彩霞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找到神经外科主任王海军教授门诊。据王海军回忆:“当时见到彩霞只能用‘震惊’两个字来形容,因为当时她的视力已经接近失明的状态。”由于肿瘤巨大,王海军怀疑她在怀一胎的时候颅内就已经长出了肿瘤。“她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肿瘤过大,万一发生抽筋或缺氧的情况,就会导致颅内压力过高从而危及生命。”

于是王海军立即协调患者入住中山一院东院神经外科,并进行术前颅脑动静脉影像学检查。


手术历时4.5小时,术后视力明显好转

据中山一院东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生廖创新介绍,手术团队在术前通过检查,准确掌握了肿瘤的供血情况、对颅骨的破坏情况,定制了专门的钛合金材料来修补颅骨被切除的部分。

手术于6月3日进行,在麻醉、影像等多学科专家支持下,由王海军亲自主刀。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左侧额部颅骨、硬脑膜、上矢状窦、大脑镰,而且血供极其丰富,在巨大肿瘤底部,大脑前动脉、视神经、嗅神经紧贴其下,稍有不慎会出现大出血和加重视力损害和引起术后脑肿胀,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王海军迅速暴露肿瘤,离断肿瘤基底的血液供应,迅速、安全地切除了这个巨大肿瘤,共历时4.5小时。

彩霞术后的恢复状态也让医生们感到惊喜。王海军说:“由于视神经长期被压迫,即使肿瘤被摘除,也会有视力继续下降的可能。”但彩霞在手术结束当晚就恢复到了正常精神状态,视力也有所好转。在经历了14天的住院调理后,彩霞的视力已从入院时的可见度仅30厘米恢复到了1.5米。


孕妇脑膜瘤发病率会增加,注意及早检查治疗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比30%),多见于女性(性别比率2-4:1),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目前已证实的激素水平与脑膜瘤发生率显著相关,如摄入合成类固醇的抗雄激素/醋酸环丙孕酮等激素,会增加发生和生长脑膜瘤的风险多达11倍。孕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显著增高,脑膜瘤发生发展风险显著增高。同时,脑膜瘤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其生长巨大或生长位置不佳,约有17%-50%的脑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还有少数恶性脑膜瘤也无法全切,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采写:南都记者 阳广霞 实习生 陈叶冰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2019-06-19
报道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19061917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