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系列报道】凤凰网:4个小时17.5万ML!广东这些医生用行动迎接中国医师节
“我是来自产科的杨建波,今年已经是我献血的第十三年了,每年都会献200-400cc,这不是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事,举手之劳而已。”8月9日上午,在第二届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2019年无偿献血活动,短短4个小时共有756名医务人员参加无偿献血,献出约17.5万ml新鲜血液,创5年来医院现场单次献血人数和献血量新高。
活动当天,广州血液中心的采血车刚停靠在院内,便迎来了医院第一批献血者。在长长的队伍中,有多次带头参加无偿献血的科室支部书记、科室主任,有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抽出时间赶来献血的医生护士,有献出“新鲜血液”的新职工,有连续献血十多年的“献血达人”,还有一直坚持献血的行政后勤人员、保安等。据广州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山一院医务人员每年无偿献血量均为广东省医疗系统单位无偿献血量排头兵。
“做医生越久,越会从病人的角度去思考”
医学检验科支部书记刘敏从2012年开始坚持献血,每次献血的量都在200-300cc左右,在她看来,只要献血在正常范围内,身体就不会有任何不适反应。当身体内的血比较粘稠的时候,适当献血身体甚至会变得更好。当提到病人需要血,缺供不应求的时候,她有些动容的说道:“做医生越久,就越会从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哪天生病了,我也要急着用血,也有人能够及时提供血给我那就好了。”
泌尿外科主任陈凌武教授、主任医师表示,献血这事并不值得一提,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平时如果在医院里没有献血的活动,就会去到中华广场献血,每一次都是300-400cc,关键是要坚持。
“献血相当于换血,对身体有好处”
血液可以再生,科学献血可延年益寿。在一些人眼中总觉得献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仿佛献一次血就是要把自己的血抽干一样。事实上,一般健康成年人大约1/120(30ml/50kg)的年轻血细胞生成,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并分解代谢排出体外。
胆胰外科张昆松副主任医师在献血已有9次,总量达3000cc左右。他表示,献血的最主要好处有两个,从生理学或者肌体的角度来说,第一就是降低血粘度,因为身体会补充很多的黏液进去,这样就会降低心脑血管的急性血管疾病,例如说脑梗,只要血粘度低了就不会变成块堵住。第二就是人的身体里有很多铜和铁离子,这两种元素本来也是人体需要,但是却没有途径排出体外。定期的献血,可以把一部分铜离子和铁离子排除体外,做一个更替。
“无偿献血,彰显医者仁心情怀”
“我是肝脏的手术医生,经常需要用到血,如果病人一旦出血超过600毫升就面临着一定要输血,如果没有血,那么这个病人就救不了。”胆胰外科张昆松副主任医师作上述表示。
据悉,中山一院自1994年以来开始组织职工无偿献血,近5年累计无偿献血1021000毫升,共计无偿献血4508人次。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无偿献血已经成为医院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的一种常态。医务人员手术台上救死扶伤,手术台下涓涓热血汇聚生命之路,彰显了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
文/羊庆丹 实习生 林静雯 通讯员 彭福祥、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gd.ifeng.com/a/20190810/7677457_0.shtml
2019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