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记者探访中山一院急诊发热门诊

2020-02-05

1月29日,广州多家大医院宣布,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防控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将推迟门诊正常开诊。医院急诊面临的工作压力上升。广州日报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本部和位于黄埔区的中山一院东院。

中山一院院本部3号楼,新搬迁的发热门诊内,就诊者较少。保洁人员认真地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我们先上网咨询了医生的意见,才到发热门诊来的,非常时期嘛。”一位男士不肯透露病情,“现在发烧感觉被别人嫌弃,自己更害怕真是那种肺炎。”


中山一院院本部,发热门诊和急诊工作秩序井然。就诊者和家属保护意识很强,均佩戴口罩,对咳嗽者避犹不及。


“这几天同事们都在坚守岗位,的确很辛苦,但谁叫我们选择了救死扶伤的职业呢?大家并不抱怨。”中山一院急诊科江医生说,这两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生也很配合。但有些就诊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过度担忧,“明明没有武汉旅行史和接触武汉来客,但还是觉得自己受感染了,非得要让医生看看才安心。”

她表示这时候盲目到医院就诊,会增加交叉感染机会。市民可使用医院推出的网上咨询问诊平台,请医生鉴别是否的确需要尽快就医。

为了病人需要 医生穿七小时防护服也无悔

中山一院东院急诊李智护士长12小时值守日志(1月28日)

8:00 

带着大伙,按指南规范重新布控整理发热预检分诊台,并完成消毒,为一天的战“疫”做好充分准备。


为每个急诊病人进行探热初筛



中山一院东院医生和护士在穿着防护服,穿一次需花费近半小时


9:00 

急诊水医生接诊患者,鼓艳群护士一起进去协助,患者有点烦躁,但护士在候诊区耐心安抚,也叮嘱病人不要乱跑。前后近2小时,这个患者刚结束就诊,后面又来一个患儿,此时时间已经到了11:30,艳群护士要下班了。但她跟护长提出,自己可以继续处理,换人需换防护服,不要浪费,其实这时候,她早已被防护服闷得汗透了,面屏上都已不是水珠,已有汗水流过的痕迹。患儿接着要抽血,血管又不好,外面的护士很着急,远远透过玻璃窗,用对讲机反复询问是否能搞定,要不要进去?要不要替换?艳群都说她尽力,暂时先不要进去,尽量减少接触...


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李玉杰教授安排当天工作


13:00 

医生护士们还没吃饭,刘华医生感觉有点低血糖,但初步估算患儿检验结果即将出来,所以也忍着轻微的不适,等处理完了再出来。大概过了半小时,终于处理完毕了,医生护士才脱衣出来,防护服脱下,尽管温度较低,但所有人从里到外全部湿透。


中山一院东院急诊科水医生和余护士在接诊病人


14:30 

遇到发热患者,立即让我们警觉,做好防护并带至发热诊室,水医生继续接诊,余俐娜护士协助处理;而恰好这个时候,接到120出车电话,一名老年患者须紧急出诊,根据制度是有内科医生出车,但由于内科二值另有工作脱不开身,外科张国柱医生毫不犹豫,主动申请前往,保证了急诊诊疗秩序。

15:30

余俐娜护士该下班了,可病人没处理完,她说她先不下班,处理完再走。不知不觉17:00到了,水医生也该下班了,已经值了二十四小时的班,非常非常劳累,也同样说,等一下,处理完再走。这时候,有患者验血结果及ct结果均有异常指标,可他们半点都不曾害怕与退缩。

17:30

在准备专家组会诊时,又来了一名患者,需要在发热诊室就诊。因为天气冷,门外候诊厅无法坐,水医生与余俐娜均让患者坐在诊室内避寒取暖,并不停询问关心患者,未曾躲避。此时,余俐娜在发热诊室已近四个小时,连续上班近十个小时。快18:00时,水医生说:“俐娜,病人目前不需要其它治疗,你先走吧,我来看着,有需要我再叫你们护士!”

20:30

穿着防护服七个小时、延迟两个多小时之后,水医生才脱去身上的防护服。只要病人需要,我们的医生总是选择牺牲自己,可敬可佩!

护士们各司其职。站在预检分诊台,不厌其烦的问每一位患者:“您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您最近有没有去哪里?有没有约见湖北的亲人朋友?身边还有没有其他人生病?”有的同事负责院感控制,拿着喷壶时不时喷酒着有些刺鼻的消毒水。


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陈振光教授、唐保东教授等在夜间到急诊进行紧急专家会诊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 彭福祥、 何旭鹏 、 李智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任珊珊

      报道链接:https://pc.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detail/1135787?site4
      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