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多年不体检 肾中悄然长出大肿瘤

2020-05-14


中山一院泌尿团队成功切瘤保肾

 

 
因左腹疼痛,56 岁的广东潮汕人蔡伯,做 B 超检查, 发现左肾有结石和积水,没想到,因这一次体检,郝然发现一个更大隐患:右肾有阴影!当地医院告知他,是巨大肾癌,肾肿瘤直径最大达 7 厘米,得切肾,且手术难度大。
 
最后,中山一院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团队,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改良肾血管阻断技术,为蔡伯成功切除了巨大复杂肾肿瘤,并成功保留了右肾,降低了他术后出现高血压、尿毒症的风险。
 
专家提醒市民,像蔡伯这样的巨大肿瘤,起码长了两三年,而市民每年只要体检照肾脏 B 超,2-3 厘米的肾肿瘤能轻松被捕捉到。因此,定期体检还是有必要的。
 
 
手术难度达 11 分最高分为 12 分
 
右肾的肿瘤巨大,最长直径超过 7 厘米 , 侵入肾脏中部,且紧贴肾盏和肾窦血管……辗转求医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团队为其做了进一步检查。" 利用国际上保肾手术难度 R.E.N.A.L. 评分系统对肿瘤进行了评估,显示评分高达 11 分(该系统最高分为 12 分,但临床罕见)。" 罗俊航感叹,肿瘤巨大侵入肾组织、且周边血管多,传统的保肾难度太大。
 
像蔡伯这种情况,无特殊情况,一般是得肿瘤连同肾脏 " 一刀切 "。但患者左侧尿路有结石和积水病史,因此,特别希望能做保肾手术。
 
" 一般 4 厘米以下肿瘤,保肾基本无问题,4-7 厘米会选择性保,超过 7 厘米的,保肾难度大,假如无特殊情况,另一边的肾健康,几乎会选择肿瘤带肾一起切…… " 罗俊航教授告诉记者说。
 
蔡伯,右肾有巨大复杂肿瘤,恰恰左肾又不健康,如果将右肾切除后,未来有尿毒症风险,长远可能要做肾移植或透析。
 
 
 
改良肾血管阻断术缩短肾缺血时间

 

为了进一步降低术后远期出现的尿毒症、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专家团队决定排除万难为其做保肾手术。
 
巨大复杂肾癌的保肾手术切除范围大、创面深,为防止术后出血和尿漏,医生需要对创面进行精细缝合,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应用传统阻断肾动脉主干的保肾手术,会导致较长的肾缺血时间,当肾缺血时间超过 40 分钟时,肾脏不可逆的损伤风险将随之增加。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罗俊航教授和陈旭副教授等根据影像学信息,进行了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首先,将血管分支、走向,搞得清清楚楚。
 
" 涉及需阻断的血管有 4 根,其中供肿瘤的一条,周边主要血管有三条…… " 罗俊航告诉记者说,术中,医疗团队采取精确阻断和顺序开放多根分支肾动脉的策略,确保了肿瘤的完整切除,同时明显缩短了肾缺血时间,术中肾缺血仅 20 分钟左右,成功保护了肾功能。
 
达芬奇机器人保肾手术越来越普及
 
蔡伯的手术中,专家团队在机器人三维放大视野帮助下,可清楚辨识肿瘤边界并完整切除肿瘤,并充分发挥机器人在精细缝合上的优势,避免了视野不清晰,影响缝合效果导致术后出血和尿漏的并发症。
 
" 传统手术只有 4 个自由活动维度,而机械臂的‘手腕’有 7 个维度,且视野能放大 10 倍以上,缝合又快又好。" 罗俊航教授表示,达芬奇辅助手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有很好的表现,去年中山一院泌尿外科近 600 台肾肿瘤手术,80% 采取了保肾术,机器人辅助的肾肿瘤切除术占 30%,达芬奇机器人保肾手术占比逐年提高。
 
" 像蔡伯这样复杂难度大的手术,没有机器人的帮助,是很难保肾的。" 罗俊航教授表示,但目前医院仅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所有专科都在使用,并非想用就能用上,有时只能半夜或利用周末、假期接台手术。据介绍,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广州仍未纳入医保,费用需加 2-3 万元。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韦锦焕

报道链接: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bd337eb15ec01230403c9a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