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回家真好!”广东17名援外抗疫专家结束休整

2020-05-18


“木棉花开,英雄归来”主题欢迎仪式现场。




5月17日下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广州市为广东17名援外抗疫专家举行了一场简短而隆重的“木棉花开,英雄归来”主题欢迎仪式。


此次结束休整的专家是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3名轮换专家、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8名专家和援塞尔维亚建立“火眼”实验室的6名华大基因技术组专家,他们分别在异国度过了44天、16天和22天的抗疫之旅,圆满完成任务,于5月3日平安回到广州。



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塞尔维亚实地走访。


“你们是国家的英雄、广东的骄傲”


援塞、援马抗疫医疗专家组分别于3月21日和4月18日赴受援国执行抗疫援助任务。其间,两个抗疫医疗专家组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走访、学术交流、专业讲座、现场互动、视频连线等工作,充分调研了解当地疫情现状,因地制宜地向受援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方面的好建议、好办法,为受援国医务人员和社区防控人员提供了专业培训,对我驻外使领馆、中资企业人员、留学生和华人华侨等进行了抗疫科普教育,受到了受援国政府、专家和普通民众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很好地传播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和广东做法。其中,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还荣获了该国“保卫国家”最高荣誉奖章。



“木棉花开,英雄归来”主题欢迎仪式合影


“你们是国家的英雄、广东的骄傲。”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祝生表示,各位专家充分发扬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向受援国传播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和广东做法,展现了中国医疗队和广东医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希望专家们回到工作岗位以后,继续发扬中国医疗队精神,为广东医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郭禹标教授表示,此次援塞有赖于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以及专家团队的精诚合作,使中国联防联控的模式和抗疫经验推广到塞尔维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与这次援外抗疫任务,我深感荣幸”。


“木棉花开,英雄归来”主题欢迎仪式现场。


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和广东做法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的到来,是塞尔维亚最大的精神支持。”这是塞尔维亚总理在迎接中国援塞抗疫医疗专家时的讲话。援塞期间,中国专家跑遍塞尔维亚40多家医院,4个临床区域中心,针对塞方公共卫生薄弱、检测能力不足、民众防护意识薄弱等问题,中国专家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四早四集中”、“四抗四平衡”、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应收尽收”等多方面的可行性合理化建议,帮助塞尔维亚迎来疫情拐点。此外,华大基因6名专家12天建成“火眼”实验室,解决了塞尔维亚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助推了塞方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5月3日,郭禹标、熊艳、侯彩兰3位专家完成了援塞前期工作,与中山一院成守珍、刘大钺、唐可京3位专家完成轮换。应塞尔维亚政府要求,目前仍有中国专家坚守在当地抗疫一线,这是此次疫情期间中国政府派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中在国外工作时间最久的一支队伍。



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8名专家


“目前,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还有6位同道仍在塞尔维亚,为塞国复工复产阶段的疫情防控给予指导,希望此次中塞合作能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熊艳教授说。


在马来西亚,8位援马来西亚医疗专家16天来开了33场疫情工作视频会,做15次培训,会诊10多名病人,带去中医抗疫方案,留下6大条9小条抗疫建议,继续为马来西亚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病毒无国界,中华有大爱!”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援外抗疫医疗专家给各国疫情防控工作带去了勇气和力量,中国专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很好作用,中国的抗疫经验也增强了世界的抗疫信心!


“跋涉千里,远程抗疫,木棉花开,英雄归来!”仪式上,省人民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中医院和华大基因的相关负责人对英雄的归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粤卫信 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17/c3543244.html?colID=14&firstColID=1374&appversion=6450

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