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插兜男孩”获救!双手皮肤被机器咬掉,医生帮他保住双手

2020-06-05

    中山一院显微创伤外科团队为4岁孩子实施高难度保肢手术

    四岁男孩轩轩(化名)双手不幸遭机器碾压,手部皮肤全部撕脱,失血占全身血量三分之一,面临截肢危险。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6月5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显微创伤手外科医护团队精准施救,将轩轩裸露的双手“缝”进大腿和腹部的皮肤,形如“双手插兜”,通过两个月共四次手术,最终成功地为他再造双手皮肤,保住双手。


    遭机器碾压四岁的他双手皮肤被机器“咬掉”


    轩轩的爸妈在中山市小榄镇开办一家小作坊。4月3日下午,因幼儿园还没有复课,轩轩在家中无人照顾,便跟着妈妈到小作坊里工作。趁家长不注意,他溜进机器作业区玩耍, 不慎将双手卷入机器。“我们跟他说过不要东摸西摸,没想到只走开一会儿,就听到他在里面哭喊了一声。”轩轩的妈妈回忆起2个月前的惨痛一幕时泣不成声,又痛又悔。她冲进机器作业区,惊觉孩子双手被一台机器“咬”得血肉模糊,手背和手掌的皮肤完全剥脱。
    家人立即把轩轩送到中山小榄某医院。由于情况十分危急,且面临双手截肢的危险,当地医院经评估后,当即建议患儿转院到救治此类病例经验丰富的中山一院显微创伤手外科进行治疗。
    接到中山小榄某医院的转诊救助电话后,中山一院相关科室做好了接诊准备,并在轩轩到达急诊科后开启“绿色通道”。
“孩子的伤情极为严重,耽误不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副主任戚剑介绍,轩轩送到医院时血色素偏低,正常来说成人血色素为110,儿童血色素正常130-140,而轩轩的血色素只有80 多,丢失了三分之一的血液。双手皮肤就像被脱掉的手套一样,左手100%剥脱,右手则只剩下细细一条皮肤。



 

    防疫救命两不耽误 连夜手术为他保命


    当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医院在为轩轩做入院前防疫筛查的同时,分秒必争地安排急诊手术。经医务科、手术室、急诊科、显微创伤手外科、放射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协同安排,轩轩入院当晚,医护团队即连夜进行二级防护下的急诊手术,为孩子清理创面,探查肌腱和血管等。急诊手术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左右。
    在轩轩一家从中山转到广州的途中,中山一院显微创伤手外科的医护团队即进行了充分的治疗方案讨论。
    “这个孩子的病情非常罕见,治疗确实太难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学科带头人刘小林教授感慨,双手创伤面积如此之大,极有可能导致双手截肢。若按照常规的治疗,且不说孩子的皮肤不够用,植皮治疗面临巨大困难,就算植皮成功,双手也会蜷缩,基本失去功能。
    “孩子还这么小,如果没有手,一辈子都完了。我们作为医生,如果不能帮这个孩子保住手,怎么跟他的妈妈开口!”刘小林感慨,出于医生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医护团队几经权衡,决定实施分期、多个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的保肢方案。


    “插兜”养皮 四次大手术保住双手


    通俗地说,保肢手术先把大腿和腹部的皮肤撑起来,游离内侧的皮瓣,形成一个空间,把孩子的双手“埋”进去,形同“双手插兜”。待一个半月后包裹住双手的整块皮肤长好,再将其与大腿和腹部皮肤分离。最后,通过手术实现“分指”,恢复双手十指外观。
    “这是对孩子未来成长最好的方案。皮瓣带有皮下脂肪和深筋膜层,会跟着他一起长大,最大限度地避免手部蜷缩,为恢复手部功能创造条件。但对我们医生来说,却是最困难的选择。”刘小林说,别看双手那么小,皮肤面积却占到体表面积的5%-7%,医生需要为孩子养出足够多、能用得上的皮肤,每一步都充满风险,需要医疗团队精湛的技艺、密切的配合。
    4月10日,轩轩接受“双侧手腕清创 手指残端修整 左侧股前外侧皮瓣切取 左侧腹部带蒂皮瓣切取”联合手术,左手被固定在腹部。
当时,孩子的体温只有34摄氏度,为避免低温症加剧,手术时护士在他身下垫了一条电热毯。手术室内也不敢开空调,医生们满头大汗地给他做手术。


 
(为免孩子失温,手术室不能开空调,医生护士的护目镜热得起了雾气)


    4月13日,进行“右手清创 手指残端修整 右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右手创面,腹部取皮右手植皮术 右下肢石膏固定”联合手术,右手也插入“皮兜”。
    6月1日,进行“双手带蒂皮瓣术后断蒂”,轩轩双手“解绑”,医生预留了一个蒂,相当于一个手术“接口”,为分指阶段的手术做好植皮的储备。
   目前轩轩已初步完成保肢和创面修复手术,为后期恢复双手的部分功能和矫正外形奠定了基础。
   “下一次手术将在今年八月份完成,难度仍然很高。”戚剑坦言,现在还不能预测孩子手部的功能未来将恢复到几成,但是他的双手肌腱大部分有保留,加上儿童可塑性很强,同样的情况下恢复会比成人伤者更好。


    避免悲剧再现 医生呼吁加强儿童安全监管
    和手术相比,未来还有一条艰难的道路等着轩轩一家。
    “护理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据中山一院显微创伤手外科戴巧艳护长介绍,通常皮瓣手术后要严格卧床10-14天,困在床上不能动弹,这对四岁的孩子来说极为难受,护士们每隔1个小时到1.5个小时就要为轩轩翻身,避免背部形成压疮。而翻身需要精密控制角度,以免皮瓣受压导致植皮功败垂成。
    孩子年纪很小,受伤导致的心理创伤,加上手术创面很大带来的伤痛,让他多次哭闹。除了药物镇痛,护士们轮番上阵,温柔地安抚孩子。
     “其实最大的安慰来自孩子妈妈,母爱很伟大!”戴巧艳说,每当轩轩哭闹寻求安慰时,妈妈就长时间俯身趴在床头,亲亲他,安抚他。
    “我们很少带他去工厂,实在是没有办法,当时幼儿园还没有复学,我们也不能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时隔两个月,轩轩妈妈依旧为儿子的受伤痛悔不已,在采访中多次痛哭失声。
    刘小林教授表示, 复工复产后肢体创伤急诊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大部分为工作相关损伤,他建议,需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外伤防护意识。
    针对家庭式作坊,家长应严格划分生活区和作业区,并加强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刘小林呼吁,对于照顾孩子确有困难的家长,政府等各方力量应尽量帮助解决普惠托幼的难题,以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燕 任珊珊

报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286043?site4&columnID=400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