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III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

启动仪式现场。
知名专家共同助力肺癌规范化诊疗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谢灿茂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所长龙浩教授以及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分子诊断与基因检测中心、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的专家和全省其他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们共同出席了启动会。
据悉,这是华南地区首家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为核心牵头成立的III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使III期肺癌的诊疗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并通过一站式服务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缩短就医时间,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助力提升更多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成本。此外,多学科诊疗中心的建立还将对患者进行全程随访和管理,并可实现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功能,有助于提高全省III期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介绍,“成立该中心后,患者可以一站式实现规范化、精准的治疗。中心多个学科专家,多团队的就患者的情况,出具个性化治疗方案,为病人采取最佳方案,最终是让病人受益。”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致辞。
三成肺癌患者查出时已是III期
据了解,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世界约有210万人新罹患肺癌,并导致180万人死亡。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其中,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而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0.03%及26.99%,是当前肿瘤防控的重点疾病。
在肺癌患者中大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有1/3在初次确诊时为III期肺癌(又称局部晚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非小细胞肺癌根据病情可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在III期肺癌阶段,癌细胞出现扩散但仍局限在单侧肺区,属于局部范围肺癌。而IV期肺癌,癌细胞可向胸腔之外的远端扩散,治疗以延长生存期为目的。与IV期肺癌相比,III期肺癌患者倘若通过规范化、精准化的治疗,仍可具备“临床治愈”的机会。
如何提高该群体的治愈率呢?中山一院谢灿茂教授介绍,III期肺癌是患者肺癌治疗的“关键窗口期”,但由于III期肺癌异质性强,诊断和治疗相对复杂,部分医生在诊断时易将III期肺癌当成IV期肺癌治疗,严重影响疾病进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此次III期肺癌示范诊疗中心的成立,将规范院内MDT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多方位、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治疗方案。此外,示范中心还将展开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互相探索及分享诊疗经验,为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打下夯实基础,让患者获益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
可线上线下服务患者
据悉,III期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心成立可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形成医联体,合理分配和运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开支,合理运用医保资源。对医院来说,也将进一步提升精准诊疗的能力,建立数据随访系统,助力学科真实世界科研探索和发展。
此外,III期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心将建立集早诊早筛、精准诊治、全程管理为一体的肺癌专病规范化诊疗流程。在早诊早筛方面,患者可一站式完成肺癌的专病挂号和多学科专家会诊,以及低剂量CT筛查、精准定位穿刺、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在精准治疗方面,医院多科室专家组成院内及远程MDT工作组,能为患者打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全程关爱方面,诊疗中心将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营养护理、康复指导、运动康复知识以及心理疏导等。
据了解,基层患者还可通过便捷的远程会诊,就能享受一流水平的优质诊疗服务。危急重危急重症及疑难病例病例患者可直接进入“III期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心”绿色通道,实现快速有效救治。同时,诊疗中心加强与医联体单位合作,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及项目建设,还会向基层二级医院提供专科对口扶持、业务指导、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信息互通等业务支持。
报道链接:http://wap.xxsb.com/content/2020-08/08/content_113720.html
日期: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