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系列】信息时报:“医生这份工作带给我无数感恩和骄傲”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从事医生这份工作是怎样的体验?有焦虑、有彷徨,但更多的是庆幸、感恩与骄傲。中山一院急诊科副主任熊艳的这句回答或许是很多医生的体验。8月19日下午,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医师节庆祝大会,向每一位医师表达祝福和敬意。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中山一院主动担当,迎难而上,第一时间集中最优秀的专家、最精良的医护团队、最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最紧缺的防护物资,扛起国家使命勇赴抗疫情前线,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打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共同度过了同舟共济的艰苦时期。庆祝大会表彰了5名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表彰该院4位2020年“广东医师奖”获得者、表彰22名2019-2020年度“中山一院”好医生。
“广东医师奖”获得者。信息时报记者郭柯堂 摄
多位专家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广东省卫健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领导出席了大会。
省卫健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在庆祝大会上说,回望历史,医生总与疾病和苦难相向而行,同生命与美好共进而生。无数医者心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躬耕杏林、默默奉献。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广东省共2495名白衣战士逆行援鄂,为打赢湖北保卫战贡献了强有力的“广东力量”。数十万医务工作者坚守后方,从群防群控到科研攻坚多管齐下,力保广东平稳快速实现复工复产,新冠肺炎治愈率高达99.31%。中山一院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更是积极响应,主动担当,迎难而上。中山一院做好省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集中最优秀的专家、最精良的医护团队、最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最紧缺的防护物资,扛起国家使命勇赴抗疫情前线,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打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共同度过了同舟共济的艰苦时期。
“中山一院好医生”获得者。信息时报记者郭柯堂 摄
据悉,在这个属于医生的节日里,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重症医学科司向医生、张宁护士仍坚守在新疆抗疫一线,检验科郭鹏豪、余学高两位队员正在帮助香港开展抗疫工作,20多位医疗队员在西藏、新疆和广东封开、惠东开展对口帮扶。大会现场连线了援疆抗疫队员管向东、司向以及援边坝县人民医院医疗队员。管向东说,从武汉到黑龙江再到新疆,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力量,表示将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
“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获得者。信息时报记者郭柯堂 摄
“这份工作带来无数感恩和骄傲”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对中国专家组说,“世界上有两种光芒最为耀眼,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我们并肩战斗的模样”。 面对人类的共同敌人新冠病毒,今年疫情期间,中山一院派出了2批5名专家作为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帮助塞尔维亚抗击疫情,书写了中塞铁杆情谊的佳话。
急诊科副主任熊艳是该院首批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作为医生代表,她在会上发言。她说,塞尔维亚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老的民歌,叫做“遥远的地方”,旋律简单而忧伤,吟唱的是在远方征战的军人对故土、亲人和爱人的思念之情。中国医疗队回国后,翻译塔尼亚接受了国家电视台的一个名为“与中国专家在一起”的访谈节目,节目末尾特别的一个彩蛋是循环播放了熊艳和郭禹标教授跟塔尼亚学唱“遥远的地方”的情景。
“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塔尼亚告诉我,特别是这个镜头感动了无数的塞尔维亚人,不少人甚至泪如雨下。”作为急诊医师的熊艳说,在23年艰辛的急诊临床工作中,她彷徨过、焦虑过,但很庆幸自己从来没有退缩过、逃离过,这份工作带给她的无数次惊喜、狂喜、庆幸、感恩和骄傲。
现场医务人员每人获赠一朵玫瑰花。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报道链接:http://wap.xxsb.com/content/2020-08/19/content_115583.html
日期: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