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成立 为心脏急危重症救治“提速”
11月28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岭南医院、开发区医院共同牵头成立的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在广州正式成立。
11月28日,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正式成立。通讯员供图
区域联盟可短时间集结优质医疗资源
据介绍,新成立的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将共同推广心脏救治新理念和新技术,临床交流、教学帮扶、科研突破、技术助推四管齐下,提升心脏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董吁钢表示,广州东部心脏急救中心联盟的成立,一方面是能让各医院及专家间能进行学术交流,达成医疗上的共救共治,促进本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心脏急救技术的普及以及急救水平的共同提高,为群众心脏急救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董吁钢在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成立仪式上。通讯员供图
中山一院东院心内科副主任、CCU(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负责人郑东诞认为,建立一个区域的心脏急危重症联盟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最优质的资源,大大提升救治成功率,尽可能减少因长距离运输而错失黄金抢救时间的遗憾。
中山一院东院心内科副主任、CCU(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负责人郑东诞在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成立仪式上。通讯员供图
他介绍,联盟初始启动时有15家医院加入,成员超过60名,包括了不少基层的医院、医生,“比如,我们现在跟附近的社区医院联系比较紧密,很多时候一个电话过来,我们的车过去或者他们的车过来,可以很快到位,如果是不适合搬运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直接去社区医院指导救治”。
另外,广州东部急救中心联盟还将为广州东部地区的基层医院提供学术培训的平台,以解决基层医院专科医生较少的问题,并开展学术方面的研讨活动。
郑东诞说,随着老黄埔地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作为医生,他也感觉到人们近年来对于心脏疾病认识的进步,“更多的人一有不舒服,会更加积极地去医院就诊”。
心脏急危重症救治讲求时效性
郑东诞指出,心脏急救讲究的是时间与技术,“心脏的急危重症虽然经常危及生命,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可逆的,如果能及时得到恰当的治疗,病人以后还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时效性是心脏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的关键要素。”
刚过去不久的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据介绍,“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立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如能在120分钟开通梗死血管,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曾有一个病例,55岁的胡先生住在距离东院驾车近20公里的街道附近,平时是一个足球迷,看起球赛来常常手舞足蹈、声嘶力竭的助兴呐喊。有一天胡先生正在观看世界杯,突然觉得呼吸困难、胸闷、全身冷汗,立即打车到东院急诊科救治,来到医院时已经全身发紫,呼吸极度困难,诊断是“急性左心衰”,医生们立即给予相关抢救措施。但是,因为发病后到医院时间较长,已经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知多D: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心血管危重症的重要因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董吁钢介绍,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心血管危重症的重要因素,“发生心血管危重病的病人大多生活习惯不好,包括长期不运动、体重过高、有吸烟史,他建议,为预防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善生活方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董吁钢接受采访,谈心脏疾病的急救问题。
据介绍,大部分患者在心脏发生问题之前都会有“信号”提示,例如心跳快、胸闷、胸痛等,郑东诞提醒,市民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切勿在家等待或者想着熬过去。
同时,虽然大部分患者发生心脏疾病前会感觉不舒服,但也有部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在病发前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有时候虽然没有感觉不适,但其实心脏斑块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慢慢变得不稳定,最后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董吁钢强调,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更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控制血压。
如果路遇市民突发心脏疾病该怎么做?董吁钢表示,第一时间当然是拨打120急救电话,等救护车的同时,可以摸摸病人的脉搏或颈动脉搏动状况。如果脉搏或颈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如果有脉搏或搏动,则无须按压,等待专业急救人员过来即可。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实习生尹嘉怡 通讯员郑亦楠 何旭鹏
报道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1130385497.html
日期: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