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一代球王突发心梗辞世!专家提醒:这些可能是心脏“求救信号”

2020-11-27
    1125日,一代巨星、阿根廷传奇球星迭戈·马拉多纳突发心梗在家中去世,终年60岁。在去世之前几周,马拉多纳刚接受了一次脑血肿手术。在官方通知出来前,很多媒体认为球王的死亡与此次手术相关,而最终法医公布马拉多纳的死因为心梗。

    心梗到底跟这次手术有没有关联?心梗发生之前到底都有哪些预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艺莉副主任医师将一一解答。

 

 

 1125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蒂格雷,一名男子手捧马拉多纳的自传。(新华社图)

 

    据阿根廷媒体报道,马拉多纳在25日上午在家中遭受心脏骤停,照顾他的护士立即打电话叫救护车。出于对老马的健康状况担忧,他的家人早就在附近安排了多辆救护车待命,尽管多达9辆救护车在现场帮忙,依然无法阻止马拉多纳离开人世。

 

    脑手术有可能是诱因

 

    在去世之前几周,马拉多纳刚接受了一次计划之外的手术。据当地媒体报道,马拉多纳被发现患有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的情况在颅内血肿中发生率较高,患者会出现头痛、反应迟钝、一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据报道,手术的主要区域在马拉多纳的左半部分头部。这次手术很成功,没有出现意外或复杂情况。

    而据马拉多纳的友人透露,今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在阿根廷爆发后,马拉多纳一直深居简出,甚至和自己的家人也几乎不见面,这令他感到孤独。而不久前,由于身边一名密切接触的保镖感染新冠,马拉多纳还自我隔离了一段时间。

    心梗的发生是否跟这次手术相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艺莉副主任医师认为,“手术的影响肯定是有的,手术后一般会有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应激过程,比如说疼痛、焦虑、睡眠不佳等,而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这本身就是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但手术可能只是一个诱因。”

    因为马拉多纳长期健康状况就不太好,一直有暴饮暴食,高血压、甚至有过心律失常、扩张性心肌病等问题,心脏本身就不太好,这才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什么人更容易发生心梗?

 

    马拉多纳在退役后,由于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的生活经历,曾经多次入院,心脏和肺部都出现过病症,甚至一度遭遇过病危的险情。因为暴饮暴食,他也饱受肥胖问题困扰,在2005年和2015年曾两次进行减重手术,曾因为高血压、心律失常、扩张性心肌病等问题入院治疗。 

    暂时还没有新闻提及到马拉多纳有冠心病的病史,陈艺莉认为,暴饮暴食及肥胖问题,正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冠心病有十几个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大于45岁、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我建议大家每年一定要有一次体检,让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尽早发现和控制病情,比如血压高的话就要控制血压,出现高血脂的话就要减肥、降低血脂,吸烟者尽早戒烟,如果有冠心病家族史的话,就更注意预防。

    30%的人从来没有胸闷胸痛,根本还没发现自己有冠心病就发生心梗,甚至猝死。所以,建议大家务必要每年体检,除了对那些高危因素进行控制之外,还要尽早识别出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尽早就医。像活动后或者情绪应激后会出现胸闷胸痛的人,专科医生会建议他去做冠状动脉CT或者做冠状动脉造影,看看血管是否有堵塞,堵塞了多少,再给予相应的规范性治疗。

 

    人人都需了解冠心病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超过40%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约54.4万人,每天因心脏性猝死的至少1000多人,每12秒就有一人因心血管意外而死亡。 

    从马拉多纳遭遇心脏骤停到死亡,前后仅12分钟。如果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路人,突然因心脏骤停晕倒,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   

    陈艺莉解释,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供应心脏的血管100%堵了,引发心肌缺氧缺血,急性坏死。严重的短时间内引起室颤,心脏不工作了,1~4分钟内,脑子没血供就会引发脑细胞死亡。


当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8秒后,将出现脑缺氧症状,

30秒后昏迷,

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全部死亡,

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

为此医学上定义4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对于冠心病患者,陈艺莉建议家中常备一些急救的药物,像硝酸甘油、急效救心丹,一旦症状发生,可以把药物含在舌底,使冠脉舒张,让症状慢慢缓解下来。

   “如果心绞痛超过20分钟,则不建议自己走路去医院,自己活动会增加耗氧量。而是建议在家平躺(不要坐),家人第一时间打120,等急救医护人员上来,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除颤仪进行急救。CPR心肺复苏和ACD电除颤是要求全民普及的。 

 

    预防冠心病,可以做什么?

 

    对于如何预防冠心病,陈艺莉表示,简单地说,就是要管住嘴迈开腿,规律生活,减少处于应激状态。

 

    低脂饮食

 

    饮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鸡皮等油脂多食物;家里不要用猪肉,而是用柑榄油、菜油、调和油等,多用植物油,减少动物油脂的摄入。

 

    低盐饮食

 

    不要吃太咸,也不要吃太甜,注意清淡饮食,做到低盐低脂低糖,多吃水果。

 

    注意控制尿酸

 

    高尿酸也是引起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所以也要少吃海鲜,缩少老火汤煲的时间还有饮用的次数。

 

    不吸烟

 

    吸烟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作息规律

 

    生活作息上,要早睡早起,不能过于疲劳,让情绪波动,像发火、激动、孤独等都可能会诱发一个应激状态,容易诱发心梗。

 

    早诊早治

 

    如果家族有冠心病史的话,要就要尽早去医院检查;出现心绞痛症状的话,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心梗发生。

 

    冬天冠心病多发,洗澡特别要注意

 

    冬季天气寒冷,是心血管类疾病的高发季节,陈艺莉表示,最近门诊量也是明显增加,“因为血管收缩,引起血压的明显增高以及冠脉的收缩,所以冠心病会比天气暖和时更多发。”

    陈艺莉特别提醒:冠心病患者冬天要注意保暖,减少室外活动;有冠心病的都不要太疲劳,不建议长旅途行。

    除此之外,有一个特别的提醒,就是有些老人家特别喜欢高温淋浴,而高温对身体也是一种应激风险,所以建议老人多用温水擦澡,减少淋浴的次数,考虑到淋浴时是密闭空间,容易引起缺氧,而水温太高的话,蒸汽环境下也容易导致缺氧,所以建议浴室抽风机要打开,注意使用浴霸等保暖措施。

 

    哪些症状是心脏“求救信号”?

 

    心绞痛的症状因人而异,大部分都是出现胸闷、胸痛,不典型的可以表现为腹部疼痛、肩膀手臂疼痛、脖子咽部疼痛,甚至牙痛。

    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正中中下段或偏左部位出现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样疼痛,伴出汗、恶心(呕吐)、气短或呼吸困难,伴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等。

    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比如胃疼、牙疼、颈部紧缩感、左上肢放射痛等,十分容易被忽视。

    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需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此外,这些也可能正是心脏的“求救信号”——

    了解心脏病的征兆十分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对诊治心脏病有明显的作用。

 

    消化不良

 

    心脏病的征兆也可以被误认为消化不良,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大便后可能会有一些缓解,但不适的感觉不会完全消失。

 

    呼吸急促

 

    心脏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征兆外,还可能会伴有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的现象,这种呼吸困难常被人们称为“气不够用”。静坐几分钟后,呼吸似乎可恢复正常,但是当患者重新走动时,喘息又开始。这种喘息的心脏病征兆常被女性、肺病老年人患者忽视。

 

    极度疲惫

 

    快步走之后会出现极度疲倦的征兆,疲劳得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疲劳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全身性的。如感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疲劳,就应立即上医院检查,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心脏病的表现。

 

    肩膀疼痛

 

    区别于一般的肩膀痛,这种疼痛一般为钝痛,而不是剧痛,经常会放射到手臂前侧、内侧,直到小拇指。大都表现为劳累性,休息后疼痛缓解。当然,这种心脏病的征兆需要和颈椎病相鉴别。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些也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

 

    一侧的下嘴唇以及无名指发麻,呈阵发性,有时还会伴有大汗;

    牙痛,排出了牙齿本身的问题之外,最好到心内科看一下;

    头痛,尤其伴有胸闷的症状,活动时加剧,停下了休息就好一点;

    肚子痛,感觉就像吃了很多辣椒一样的“辣”痛,有时会伴有恶心呕吐;

    后背痛,从前胸痛到后背,呈放射状疼痛,伴有大汗时尤其要注意。

 

 

    冬季天气渐冷

    又进入心血管类疾病的高发季节

    对身边的人多一份关心

    有可能真能救人一命!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W7V90sdY48vIzi5_l5eCg

日期: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