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道平安、三言两语显担当

2020-02-25

  

  2020年2月6日,一个不眠之夜。晚饭后不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区护长群里收到了成守珍主任关于明天驰援武汉的报名通知,随后我们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手术麻醉中心龚凤球护长马上在中心护士群里发出援助武汉自愿报名信息。短短的60分钟,手术麻醉中心共有60多位护士积极报名。在全院众多报名者中,手术麻醉中心的豆孝岚、甘恬田、姚典业、曾庆兵、郭琴、张友芳,以及曾经援非两年及援藏的麻醉科支部书记杨璐副主任医师共7人光荣地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手麻中心立刻成立由中心主任、科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的“驰援武汉医护群”。第二天一早,队员们忙于培训,主任、护长及同事齐心协力,为队员准备生活用品、日常药品、食品等等。一切准备就绪,在肖海鹏院长的带领下,全院领导为医疗队队员召开誓师大会,为医疗队的队员们加油鼓劲。大会结束后,手麻中心的7位勇士,跟随医院131人的队伍,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党员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甘恬田是麻醉科护士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第一个报名的。当看到报名通知后,她马上给护长发信息:"我愿意为这次疫情尽自己一份力量,我年轻,还没有家庭,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可能请陈护长尽量考虑我。"



  甘恬田坦言,初来乍到的陌生和紧张忙碌的工作,让她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来强迫自己休息。印象最深的是,她给病人办理入院手续,一个病人说他留不了家属联系方法,因为家属都被感染,全部被隔离了,“我听了之后很想哭,但我不能哭,因为雾气打湿护目镜,就不方便操作了,我安慰他,要相信医生,积极治疗,我们不远千里来到武汉,就是希望能帮助你们早日战胜病魔,让你们和家人早日团聚,他听后冲我不断点头。”


  甘恬田的家人也很支持她的工作。由于父母在外地,担心他们挂念,出发前她没有将实情告诉他们。在医院"一对一"关爱活动中,我们联系了他的哥哥,恬田父母得知情况后,立刻发来鼓励的话语和照片。我们将这一信息转告给她时,她感动得下班路上一直哭到回酒店。



  216日晚上,一位5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留置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低,医疗队员们排除气道堵塞及气管插管深度等干扰因素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无法回升。杨璐副主任医师在查房时与其他医师决定“立即采取俯卧位通气技术!”该技术对护理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既要保护患者身上各种管路通畅,还要做好全身受压部位的压疮预防护理,经过杨璐副主任医师、罗益锋副主任医师、胡春林副主任医师以及甘恬田、郭琴、胡馨元护士等多位医疗队员半小时的通力合作,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武汉下雪的那天,我们收到了前方同事们的视频“平安信”。他们在漫天飞雪中向我们招手,“都很好,不用担心”,虽然只有简单的一言两语,但我们深知,他们不但肩负着繁重的工作,还有担当与责任!


  疫情袭来,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而他们,穿梭在酒店与医院中,日夜奋战,马不停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不惧风险,冲锋在救治患者的主战场。此刻,我们隔空向他们致敬!


  与此同时,我们手术麻醉中心后备队成员也在紧密进行培训,做好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供稿: 陈旭素、唐晓倩、陈慕瑶

整理:李娜

指导:柯彩霞

202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