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信如面,一封妈妈写给孩子的信
梓菀:
妈妈离开广州到武汉已有一段时间了,甚是想念你们。妈妈想把这些天的情况记下来,告诉你们2020年的这个春天妈妈在武汉的经历,等妹妹会认字了也可以给她看看,往后妈妈记忆模糊了,也可再回味,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月7日下午五点多,我们抵达武汉,第二天早上大家便忙着将房间分隔布置成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领队要求我们严格按各区域功能使用,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好,我们的目标是零感染!为防止头发过长致防护措施不严密,很多队员都忍痛割爱,或剪成板寸头,或剪成了“锅盖头”,因为是医疗队队员充当“理发师”,“出品”自然不能要求太高,为了安全,这些都是次要的。
我们接管两个病区,每个病区50张床位,都是收治重症、危重症的病人,为防止传染,没有陪人,病人的生活照顾由我们来完成;原来的工人有很多没有上班或在外地回不来,病区的卫生也需要我们协助。所以我们工作非常忙碌。组织要求我们工作虽然繁忙,与原来在广州的还有些不一样,但强调一定注意核对,不能出错,一定做好个人防护,走路不能太快、说话不要太多,避免吸入过多的“毒”空气。
我们的团队我们支援的是武汉协和西院,这里来了不少全国的支援队伍:北京的、黑龙江的、陕西的、甘肃的、海南的、辽宁的、湘雅的,广东的有我们和中山二院、中山肿瘤医院、广医一院。毕竟是在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病房的布局、物品的放置、工作的流程、方式都需要慢慢熟悉,随着上班次数增加,工作在顺利进行。贯彻“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指导精神,各种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俯卧位通气等等,工作非常繁忙。也许因为我们收治的都是重症、危重症病人,感觉新冠肺炎这个小恶魔似乎比当年的非典还让人讨厌,危重病人的病情进展比较快,上班没几天已经有好几个病人不幸离去,在这种特殊时期,有些因家人也在隔离,离去时家人也不在身边;有一对夫妇同时感染入住,先生离去时医生只能找他太太签字,看着都难受,但愿疫情快快结束。
我院的后勤保障非常给力,因封城这里的物资供应不容易,但医院领队想方设法保障我们的生活质量,要我们做“五好学生”:吃好喝好睡好保暖好运动好。目的就是要增强抵抗力,好好工作,零感染!梁阿姨、冯阿姨和徐阿姨也经常关心我们的情况,嘘寒问暖,叮嘱我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附近的居民也给我们送来自制的曲奇饼、志愿者送来鲜花,来了高水平的志愿者理发师帮大家理发,很受欢迎呢。
梓菀,妈妈相信,在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在象妈妈一样的千千万万奋战在武汉的叔叔阿姨的努力下,疫情一定会过去的!妈妈也希望你认真学习,学到真本领真技术,将来社会需要你时,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妈妈
2020年2月24日写于武汉
供稿:张国娟
指导:陈利芬、柯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