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地方我们上 --记驰援武汉心血管医学部团队

2020-03-06

  武汉的疫情发生以后,秉承中山医“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校训,我院医务人员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先后共派出了3批共150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131人中有心血管护士9名,医生1名,他们100%有ICU工作经验,其中7人出发前仍坚守在心脏监护室一线岗位。也正因为这样重症护理的经历,他们被分配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病区,每天分管的更是重中之重的患者。


  重病区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病情最重的患者,4号房更是集中了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病危患者,心血管的战士们每个班都义不容辞地接管这间房。每天的战斗从穿上防护服就开始打响,三层的防护服加隔离服和三层手套,戴上口罩和护目镜,穿上这些装备就已经呼吸不畅,何况他们还不停地奔波于病人床边,吸痰、翻身、鼻饲、记录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参数、俯卧位通气、抢救等等。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是他们的常态,但他们坚持不懈,从未提前出舱。


  因为平时训练得当,他们很快胜任重症病房的工作。李怡副主任实力强劲,面对抢救从容不迫,镇定自如,作为心血管小分队在前线的“大家长”,更时时刻刻关注队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要求队员们结伴同行,决不能“落单”,以防队员身体不适而没有人及时发现。护士们工作一丝不苟,用“十八般武艺”征服危重病房,用爱心、仁心、细心护理重病患者。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前线同事们的认可和称赞。但低调是心血管人的优秀品质,闷声干大事是心血管人的一贯做事方式,只管踏踏实实地干,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关键时刻能干事、能成事,更显温暖人心。



心血管战士们收到的感谢信


  尽管工作压力大,心血管的战士们仍然保持乐观心态,阳光生活。下班后大家习惯在群里分享工作收获,放松心情,同时向大本营的主任护长们报平安。遇到较多抢救,他们便自我调侃“我们不是‘黑’,只是过于优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严凤娇科护长给予鼓励,同时嘱咐他们保重身体。董吁钢主任、廖新学书记等各位主任、还有其他护长也时刻关注着战士们在前线的动态,在群里为他们打气,“心血管的战士们,你们在重病区,是战役的最前线,为你们一丝不苟,尽职担当的工作态度致敬,心血管医学部全体成员等你们平安回家!”




  没有人生而英勇,但心血管的战士们选择了无畏,争着前往最危险的地方。因为他们坚信,没有永恒的夜,只有未到的黎明。而在黎明到来前,我们愿是那个负重逆行的人,只要能为武汉带来一点微光。在队友的团结互助,和领导们的无限支持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通讯员:  严凤娇  白远  冯嘉仪 张洁

202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