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方逆行,“您”在后方暖心 ——中山大学出台前线合同医务人员“转编”有感
在新冠肺炎防控战“疫”打响之际,在人民群众最需要之时,我院医务人员挺身而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共派出三批151名医护人员火速驰援武汉。前线医疗队员发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及“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山医大爱无疆精神,不惧风险、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敢于担当,成绩斐然,深得武汉百姓的好评和各级领导的赞扬。
党中央时刻牵挂着前线的战士们,多次发文要求保护关心爱护前线医护人员。中山大学及各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重要指示精神,学校领导及医院肖海鹏副校长/院长、骆腾书记亲自部署,狠抓落实,人事处等部门积极推动,不但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还出台了激励和关心前线医务人员的若干举措,特别是3月12日出台的“关于公示驰援湖北医务防疫人员考察招聘拟录用人员名单的通知”,妥善解决援鄂一线合同编制医护人员转入事业编制问题,如十里春风,温暖人心。此次公示名单包括了附属第一医院62人、孙逸仙纪念医院105人、附属第三医院107人、肿瘤防治中心11人以及附属第五、第六医院10人在内的一共295名合同医务人员全部转为编制人员。当他们得知自己拟录用事业编制时,激动不已,奔走相告,纷纷表达对党和国家、学校和医院的感激、感恩之情。以下是摘录部分转编护士的感想:
我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24个年头。转编制是我期盼已久的事情。这次驰援武汉,因此而转正,这是意外的收获!我来自湖南,得益于医院的关心和厚爱,有机会获得专业培训,具备专业能力。而今,又因为我的一点点付出得以转编。我万分激动,必再接再厉!
超声科:雷阳阳
太惊喜、太意外了,没想到编制就这么快解决!此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我们的党,感谢中大及我院的领导们,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着想。心怀感恩,我们会继续砥砺前行。
心血管科:赵明
救死扶伤便是职责与心愿,当初怀揣热忱来到武汉,未曾想“报酬”。然而各方面的关爱让我们的感动之心无以言表。唯有在这未曾结束的战斗中,更加尽心尽力照顾病患,坚持到底,让武汉早日回归春日明媚。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郭华梅
能有入编制的机会,我由衷的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中山一院,对我们的付出的肯定及支持。在抗疫的路上,我们从不孤单,因为我们有最强大的后盾,是国家和人民!我将会更加尽职尽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黄丽梅
人们都说我们是逆行者,是的,守望相助,我们守着大前方,国家、学校、医院和领导也在后方守护者我们。我感动、感恩、自豪,感动于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团结;感恩于学校、医院、领导同事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
神经内科ICU:朱赛男
得知援鄂医疗队的合同人员录用入编制的消息,意外中的惊喜让我们心情激动!在此,我特别想感谢我的祖国,为我们提供支持与保障,感谢中山一院对我的呵护与栽培,我会继续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继续在岗位上拼搏奋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叶蕾
在自愿申请援鄂至今,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和医院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恩给予转编的机会,让我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强烈。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战斗下去,不辜负医院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
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陈园园
当初报名援鄂时,我未想过报酬与回馈,能够入编是额外的“礼物”,这是党和国家,是医院和领导对我们的支持与奖励,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将怀揣热忱、责任与救死扶伤的使命,永不松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内分泌科:曾敏仪
得知拟对援鄂的合同人员录用入编,十分激动,感谢我的祖国,感谢中山一院,未来岁月里,我一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听从党和上级领导的指示,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思思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重要指示,医院决定给予我们援鄂人员编制奖励,得知这个消息的我非常激动,疫情还没结束,我们绝对不能松懈,我们绝对不用辜负医院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再接再厉,打出胜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郑婉华
衷心感谢学校和医院领导给予我们精神和物资上强有力的保障!赴武汉参加抗疫工作是对我工作能力的最大认可。这次以暖心的政策给我们送来关怀,我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时刻牢记“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医训,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夺取最终胜利!
手麻中心:甘恬田
收到转编文件时,内心激动不已,从没奢望过如此厚重的奖励,校领导和医院领导为了更好的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并鼓舞我们,从发放通知到结果公布只用了短短的数日。感叹校领导及院领导的执行力,感恩党和国家以及院领导设身处地的为我们着想,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不辱使命,才能名副其实的抗得起这样的好政策。
骨显微医学部:倪杰
近期医院为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合同制员工解决了编制问题。出发之前,我们从未想过要得到什么,因为驰援疫区是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使命感,是出于一份责任。收到转编文件,每一个人内心都无比惊喜与感动。我坚信,严格遵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在各级政府和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我们有信心将抗疫工作做好,一定会取得胜利!
骨显微医学部:彭小琼
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的重要指示”后,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出台各项激励一线工作人员的优待方案,其中包括转编方案。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举措,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最高奖励,这是我入职以来梦寐以求的嘉奖,真正把关爱我们做到了实处。我将不负国家和单位的期望,不畏艰难,砥砺前行,不得胜利绝不回头!
骨显微医学部:钟盈
学校以及医院充分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让我们这些战斗在前线合同人员转为事业单位编制,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与支持。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山医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虽然武汉的抗疫战争还未结束,但我坚信,在党中央,国家,学校以及医院的领导下,在政府的支持下,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妇产科:郭敏
衷心感谢国家、学校以及医院给予各项激励措施,我们前线人员所有的衣食住行,都为我们考虑周全,倾尽所有,出人更出力,这次来之不易的事业编制更是大快人心,让在前线的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战斗,我定当加倍努力为这场战役的胜利奉献力量!
重症医学科:梁启财
我们并非独自战斗,大后方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支持和关爱,这次的将所有一线合同人员吸纳入事业编制,更加坚定了我们抗“疫”的信心。感谢中山大学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领导们,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不负使命!
心血管科:冯嘉仪
我们在前线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是使命召唤,更多的是因为国家的关心,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国家,感谢中山大学,感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领导们,将我纳入医院正式编制,是对我的关怀,表扬以及肯定,我必将不辱使命!
重症医学科:胡馨元
突闻转正的消息,曾一度不敢相信,内心激动,一直认为在疫情面前,身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冲锋在第一线乃是职责所在。感谢中大及医院的领导,我定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坚守阵地,坚决打好武汉保卫战!
儿科:周伟花
3月12日晚上,一则“关于公示驰援湖北医务防疫人员考察招聘拟录用人员名单的通知”刷屏了前线整个微信群。我的心情也是异常激动。驰援武汉只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但却得到这么多的关怀,太多的感谢难以言表。我在抗疫前线将慎始有终,再接再厉,不麻痹、不松劲,坚决完成使命!以饱满认真的工作态度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耳鼻咽喉科:邓秋容
在自愿申请驰援武汉时,我只想这是护士的使命,尽我所及,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转正,是意外的收获,但真的无比激动和感恩。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学校、感谢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我一定会杠起这份责任,不负使命,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耳鼻咽喉科:梁颖怡
幸福来得太突然,除了高兴,更应该感恩。感恩伟大祖国,感恩中山大学,感恩中山一院,感恩院领导关怀,唯有踏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回馈社会回报中山一院。
急诊:卢鹏
获得了学校、医院给予的编制,在心怀感激之余,决心加强自我能力的提升,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无惧风险,冲锋在前,为党和国家、学校、医院带回胜利的旗帜!
急诊:韦胜锋
3.13凌晨下班回到酒店,看到中山大学驰援湖北医务人员转编名单,我很激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这对于依旧坚守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是莫大的激励,我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坚持到底,打赢这场湖北保卫战。
外科:陈宇冰
巨大的惊喜突然降临,我何其有幸,诚惶诚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中山大学及中山一院的领导们,给予我这无上光荣,我将更努力学习专科知识,不辜负中山一院领导的栽培,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
东院心脏监护室 孙爱群
......
每位合同人员都发出肺腑之言,衷心感谢学校及医院各级领导对前线护士的关心和鼓励。“我”在前方逆行,“您”在后方暖心,有各方的“您”大力支持,相信他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辱使命,再接再厉,英勇奋战,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
通讯员:陈玉英 谢凤兰 陈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