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记抗疫志愿者的一天
时间:3月21日
地点:广州南站
记录人:潘宇琴
中山一院,可靠的代名词
今天我的班次是15:00-24:00点,我和队员们两点就来到指定医疗点,经负责人简单指导培训后,全副武装的我便到广州南站的8-11出站口设置的发热点接班。隔着眼镜加护目镜的我第一次与交班老师见面,在此之前我们素未谋面。模糊的护目镜让我看不太清交班老师的面孔,我礼貌的说了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我来接班了!老师看到我后连忙过来问我,来的挺早的,你是我们本院的吗?我回答,是的。老师连忙应答,那太好了!原来,中山一院的人是让人感到可靠的!此刻,我的内心激动无比,我自豪我是中山一院的一员!
爱不是放任任性 ,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接受保护
隔几分钟就有一趟班车停站 ,几乎所有的人都自觉地戴口罩,但偶尔也发现一些孩子没戴口罩。此时,身为儿科护士的我,看到这些祖国的花朵就忍不住想要靠近 ,更加不能忍受她们不戴口罩。我示意家长一旁认真的询问他:您还有口罩么?孩子怎么没有戴口罩?那位年轻的父亲十分不好意思的说:小孩不愿意戴,总是扯掉。我耐心的跟他说:没关系,您把口罩给我,我来教您给孩子戴。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疑惑的看着我们。我轻轻地搂着他的肩膀一边帮他戴一边说戴了口罩,细菌和病毒就再也伤害不到我们了。他非常配合的让我给他戴上了口罩。临别时,他爸爸笑着对我说谢谢,并且告诉孩子说谢谢姐姐。听到他稚嫩的的道谢与挥手道别的样子,我内心充满欢喜。同时,我的这一举动也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其实,平时我的工作也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孩子们,生病的孩子最需要陪伴。而我不管在哪里,都会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孩子们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接英雄的人回美丽的家
21:25分被安排去检疫1B出站口处, 21:53武汉专列即将到达。接到通知后,我跟8-11出站口的工作人员交接之后便来到1B出站口处,我看到志愿者已经拉好横幅,欢迎从武汉回来的务工人员。我再次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口罩,眼镜外面的护目镜很快就模糊了视线,趁着没人,赶紧擦干雾气继续戴上。很快,其他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也达到了,隔着护目镜和面屏都大家认不出彼此,但这并不影响工作。我们的心情既复杂又激动,第一次在疫情下面对这样一大批湖北过来的人,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焦急的等待下,21:53终于见到第一批下车人员,带头的志愿者举着“接英雄的人回美丽的家”的牌子,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动起来。不停走过来的人群都戴好了口罩并且安静有序的走出了出站口,还有不少人对我们点头示谢,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在这一刻都成了温暖。近一个钟头的检疫,没有发现一人发热,这不仅是上站区工作人员的严格把控,更有赖于每个人的理解配合!待迎接专列人员结束后,我们的护目镜都聚集了一层厚厚的雾,压根看不见眼前的字,但我如释负重。
待阴霾散去,迎来光明,那时的我们相约武汉,一起看樱花盛开,吃热干面,喝糊米酒,感受武汉人的热情和这座英雄城市的火热!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午夜的高铁站,仍灯火通明
午夜12点的机场见的多,但这个时间点的高铁车站我可是第一次感受。最后一班列车到达结束检疫工作后,我整理好手中的文件与队友集合走向医疗点。一路灯光亮如白昼,人流不断,仿佛还有下一班车。出了西门,只见靠着墙边还有不少旅客枕着行李睡觉,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多少人为了省一夜旅馆费而留宿外边,看到他们又不免心生怜悯,也告诫自己一定要善意的对待他们。回来到医疗点,民警们依然在工作,医疗点的对面就是临时居留点,看见很多因不遵纪守法的人进去接受教育。此刻,民警们正在耐心的教育他们,一番劝说后便让他们各自回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都是一群人默默地付出,向民警们致敬,您们辛苦了!
回到医院已经是凌晨1点,洗漱好后便躺在科室值班房。回想起今天的工作,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感觉自己充满了能量!和一群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在一起,一切都不觉得困难,一切都可以解决。感谢领导同事的帮助与支持,我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次的工作,谢谢大家!爱大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一直都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次战“疫”,我们一定能赢,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供稿:潘宇琴
指导:冯月蓓 陈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