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改造流程,彰显专业,高效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5月29日上午11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采样队第一梯队五分队到达佛山扶西核酸采样点开展工作。期间各组员克服环境、人员、天气等艰难问题,出色完成任务。
扶西核酸检测点,设立于扶西已经废弃的水果综合批发市场。抵达目的地时,等候的居民已经排成一片,现场秩序较乱,队员们明显感受到当地人们的热切期盼。
组长邓英高在与上一班同事交接后,与组员进行沟通讨论,发现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马上着手对采样点进行改造,以提升核酸采集效率,为更多的民众服务。
发现如下问题:1、现场居民排队秩序较乱;2、人力不足,采样点信息录入窗口不够,进而增加队伍等候时间;3、环境分配不合理,相邻采样点间距较近,居民采样行径欠合理;4、分区不完善,没有工作人员休息区。
针对以上问题,五分队立即对采集点进行以下整改。1、联系居委、村书记,增派人力,维持现场秩序,并使用警戒线规划排队。2、增加采样信息录入点,从原来的4个,逐渐增加至10个,提升信息录入速度,缩短民众等待时间,进一步保障核算采样工作的效率。3、增加采样窗口,由3个增至5个,保证核酸采样速度;同时拓宽相邻采样点的距离,以警戒线划定采样点区域,尽可能减少采样时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4、重新整理、规划医务人员休息区域,调整生活物品,医疗用物的摆放,最大限度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经过一系列整改,换来的就是井然有序的等候队伍,居民也没有再为等候时间久而发生抱怨,来这里进行核酸采集的居民,均对采样点的效率感到满意,同时对医务人员致以感谢。
正值佛山雷暴雨天气,闷热了一天,下午还迎来狂风暴雨,这个废弃市场虽然进行围蔽,顶上的遮雨棚能够为大家挡雨。但医疗队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用电安全问题,因条件极为有限,只能辅以塑料袋保护,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
截止29日17点队员们连续工作5小时,共计为1760位居民进行核算采集,比改进前提高了2.58倍,队员们均表示能够为更多的居民完成核酸采集,感到非常欣慰。一个队伍朝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前进,大家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加油广州,加油佛山!加油中国!
通讯员:佛山扶西核酸采样点邓英高
审核:护理部 陈玉英、陈利芬